跳到主要內容

沐猴而冠


音讀

注音 ㄇㄨˋ ㄏㄡˊ ㄦˊ ㄍㄨㄢˋ
漢語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

釋義

沐猴,獼猴。「沐猴而冠」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。比喻人虛有表象,卻不脫粗鄙的本質。#語本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。後或亦用「沐猴而冠」指獼猴性急,不能若人久著冠帶,比喻性情暴躁。




典源

#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
沛公已去,閒至軍中,張良入謝,曰:「沛公不勝桮杓,不能辭。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,再拜獻大王足下;玉斗一雙,再拜奉大將軍足下。」項王曰:「沛公安在?」良曰︰「聞大王有意督過之,脫身獨去,已至軍矣。」項王則受璧,置之坐上。亞父受玉斗,置之地,拔劍撞而破之,曰:「唉!豎子不足與謀。奪項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,吾屬今為之虜矣。」沛公至軍,立誅殺曹無傷。居數日,項羽引兵西屠咸陽,殺秦降王子嬰,燒秦宮室,火三月不滅;收其貨寶婦女而東。人或說項王曰:「關中阻山河四塞,地肥饒,可都以霸。」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,又心懷思欲東歸,曰:「富貴不歸故鄉,如衣繡夜行,誰知之者!」說者曰:「人言楚人1>沐猴2>而冠耳,果然。」項王聞之,烹說者。
〔注解〕


(1) 楚人:楚國人,在這裡暗指項羽。楚,戰國七雄之一。領有今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及河南南部,後為秦所滅。

(2) 沐猴:獼猴。猴好拭面如沐,故稱。

〔參考資料〕
另可參考:《漢書.卷三一.陳勝項籍傳.項籍》


典故說明

據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載,西楚霸王項羽率兵進入秦國首都咸陽後,屠殺城裡的百姓,殺害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,並且放火燒掉宮殿,然後帶著到處搜括而來的財貨、珍寶和婦女要回故鄉去。這時有人跟項羽建議:「關中這個地方,山河四面圍繞,是天然屏障,土地肥沃豐饒,首都建在這裡可以稱霸中原。」項羽看到秦宮殿都已經燒毀,心裡又想念故鄉,就回答說:「人富貴了不回故鄉,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,誰看得到?」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:「聽說項羽這個人,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,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,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。」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,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。後來「沐猴而冠」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。亦用來比喻人虛有表象,卻不脫粗鄙的本質,沒有遠見。除此之外,古來對這句成語另有一解,認為因為獼猴性子急躁,不能若人久著冠帶,用來比喻人的性情急躁。


書證



01.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:「說者曰:『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,果然。』項王聞之,烹說者。」(源)

02.《漢書.卷四五.蒯伍江息夫傳.伍被》:「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,非常人也,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。」

03.《晉書.卷五五.張載列傳》:「至如軒冕黻班之士,苟不能匡化輔政,佐時益世,而徒俯仰取容,要榮求利,厚自封之資,豐私家之積,此沐猴而冠耳,尚焉足道哉!」

04.唐.李白〈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〉詩:「爾從咸陽來,問我何勞苦。沐猴而冠不足言,身騎土牛滯東魯。」

05.清.全祖望〈孫武子論〉:「當吳人之大舉也,楚之來相拒者為子常,斯其人如沐猴而冠,而又罷於奔命之餘,以遇常勝之師,兵未交而膽已落。」


用法說明



一、
語義說明 比喻人虛有表象,卻不脫粗鄙的本質。
使用類別 用在「表裡不一」的表述上。
例  句 01 他雖然穿著西裝革履,不過是沐猴而冠,舉止談吐仍是粗俗不堪。
02 自從他上任後,他身邊那些小人不也一個個沐猴而冠,成了單位主管了嗎?
二、
語義說明 比喻人性情急躁不安定。
使用類別 用在「浮躁好動」的表述上。
例  句 01 他那副德性哪像個領導人?毛毛躁躁、坐立不安,活像沐猴而冠。
02 他是沐猴而冠,要好好地坐在這裡聽一個小時的演講,根本是不可能的。


辨識



近義: 衣冠禽獸,馬牛襟裾,虛有其表
反義: 秀外惠中





參考詞語



參考詞語︰ 沐猴冠
注音︰ ㄇㄨˋ ㄏㄡˊ ㄍㄨㄢ
漢語拼音︰ mù hóu guān
釋義︰ 即「沐猴而冠」。見「沐猴而冠」條。
01.宋.劉過〈水調歌頭.刀劍出榆塞〉詞:「未必古人皆是,未必今人俱錯,世事沐猴冠,老子不分別,內外與中間。」
 


參考詞語︰ 沐猴冠冕
注音︰ ㄇㄨˋ ㄏㄡˊ ㄍㄨㄢˋ ㄇㄧㄢˇ
漢語拼音︰ mù hóu guàn miǎn
釋義︰ 猶「沐猴而冠」。見「沐猴而冠」條。
01.元.石君寶《秋胡戲妻.第三折》:「豈不聞財上分明大丈夫,不由喒生嗔怒,我罵你個沐猴冠冕,牛馬襟裾。」
 


參考詞語︰ 衣冠沐猴
注音︰ ㄧ ㄍㄨㄢ ㄇㄨˋ ㄏㄡˊ
漢語拼音︰ yī guān mù hóu
釋義︰ 猶「沐猴而冠」。見「沐猴而冠」條。
01.元.汪元亨〈朝天子.繁華景己休〉曲:「厭襟裾馬牛,笑衣冠沐猴,拂破我歸山袖。」
 


參考詞語︰ 木猴而冠
注音︰ ㄇㄨˋ ㄏㄡˊ ㄦˊ ㄍㄨㄢˋ
漢語拼音︰ mù hóu ér guān
釋義︰ 木,通「沐」。「木猴而冠」即「沐猴而冠」。見「沐猴而冠」條。
01.明.沈采《千金記.第一三齣》:「項王乃是木猴而冠,不足謀天下矣。」
 


參考詞語︰ 沐猴衣冠
注音︰ ㄇㄨˋ ㄏㄡˊ ㄧ ㄍㄨㄢ
漢語拼音︰ mù hóu yī guān
釋義︰ 猶「沐猴而冠」。見「沐猴而冠」條。
01.明.無名氏《十探子.第二折》:「你這等人,乃沐猴衣冠之輩,馬牛襟裾之材。」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模稜兩可

音讀 注音 ㄇㄛˊ ㄌㄥˊ ㄌㄧㄤˇ ㄎㄜˇ 漢語拼音 mó léng liǎng kě 釋義 「模稜兩可」之「模」,典源作「摸」。「摸」,通「模」。「模稜兩可」摸物稜角兩端,摸那一端都可以。比喻處理事情的態度含混,不表示明確的意見或主張。語本《舊唐書.卷九四.蘇味道列傳》。△「不置可否」 典源 《舊唐書.卷九四.蘇味道列傳》 蘇味道,趙州欒城人也。少與鄉人李嶠俱以文辭知名,時人謂之蘇、李。……嘗謂人曰:「處事不欲決斷明白,若有錯誤,必貽咎譴1>,但摸稜以持兩端可矣。」時人由是號為「蘇摸稜」。 〔注解〕 (1) 咎譴:因過失而受到的責備。 典故說明 根據《舊唐書》的記載,蘇味道是唐初趙州欒城人,年輕時和李嶠都以擅長文辭而出名,當時的人因此合稱他們為「蘇李」。雖然他一生中都在官場上打滾,還擔任過宰相的重要職務,但是他的處事態度含混,曾經對人說:「處理事情時,最好不要明白的表示自己的意見和主張,萬一出了錯,才不會因為判斷錯誤而受到責備,這就像摸著稜角的兩端,不置可否才好。」人們因此,幫他取了個「蘇摸稜」的外號。後來「模稜兩可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以比喻處理事情的態度含混,不表示明確的意見或主張。 書證 01.明.張居正〈時政切要疏〉:「臣竊見近年以來,紀綱不肅,法度不行,上下務為姑息,百事悉從委徇,以模稜兩可謂之調停,以委曲遷就謂之善處。」 02.明.王世貞《嘉靖以來首輔傳.卷七》:「近年以來,紀綱不肅,法度不行。上下務為姑息,百事悉從委徇,以模稜兩可為調停,以委曲遷就為善處。」 03.清.谷應泰《明史紀事本末.卷六一.江陵柄政》:「近年以來,綱紀不肅。猥以模稜兩可謂之調停,以委曲遷就謂之善處。伏望刑賞予奪,一歸公道而不曲徇乎私情。」 04.《經史講義.卷一四.書經.清.柴潮生.繼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勱相我國家》:「謇謇諤諤,明辨是非者,必君子;&00614_w 01.jpg;&00614_w 01.jpg;訿訿模稜兩可者,必小人。」 05.清.喻昌《醫門法律.卷一二.論金匱硝石礬石散方》:「此方之極妙極妙者也,以陳無擇之賢,模稜兩可。其說謂『無發熱、惡寒、脈滑者用此湯;若發熱、惡寒、其脈浮緊,則以滑石石膏治之。青天白日、夢語喃喃、況其他乎!」

馬耳東風

音讀 注音 ㄇㄚˇ ㄦˇ ㄉㄨㄥ ㄈㄥ 漢語拼音 mǎ ěr dōng fēng 釋義 東風吹過馬耳邊,瞬間消逝。比喻充耳不聞、無動於衷。語本唐.李白〈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〉詩。△「耳邊風」、「秋風過耳」 典源 唐.李白〈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〉詩(據《全唐詩.卷一七八.李白》引) 人生飄忽百年內,且須酣暢萬古情。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,坐令鼻息吹虹霓。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,西屠石堡取紫袍。吟詩作賦北窗裡,萬言不直1>一杯水。世人聞此皆掉頭,有如東風2>射3>馬耳。魚目亦笑我,請與明月同。驊騮拳跼不能食,蹇驢得志鳴春風。折楊皇華合流俗,晉君聽琴枉清角。巴人誰肯和陽春,楚地由來賤奇璞。黃金散盡交不成,白首為儒身被輕。一談一笑失顏色,蒼蠅貝錦喧謗聲。曾參豈是殺人者,讒言三及慈母驚。 〔注解〕 (1) 不直:沒什麼價值。直,通「值」,抵得上。 (2) 東風:春風。 (3) 射:吹掠。 典故說明 「馬耳東風」原作「東風射馬耳」,意指東風吹過馬耳邊,瞬間消逝。見於唐代詩人李白〈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〉詩。典源節錄的大意:在北窗下吟詩作賦盡談些風花雪月的事情,說得再多也不比一杯水來得有價值。世間的人聽到這些都轉頭就走,就像東風吹過馬耳,瞬間消逝無蹤,起不了任何作用,比喻充耳不聞、無動於衷。亦可省作「東風馬耳」,例如:宋代詩人范成大〈丙午新正書懷〉詩一○首之八:「栗里歸來窗下臥,香山老去病中詩。東風馬耳塵勞後,半夜雞聲睡熟時。」而「馬耳東風」則見於宋代蘇軾〈和何長官六言次韻〉詩五首之五:「青山自是絕色,無人誰與為容。說向市朝公子,何殊馬耳東風。」指的正是對事情漠不關心。 書證 01.宋.周紫芝〈竹坡自贊〉:「馬耳東風,何勞喜惋;笑領尊拳,不揩唾面。是謂竹坡掣猱老漢。」 02.宋.蘇軾〈和何長官六言次韻〉詩五首之五:「青山自是絕色,無人誰與為容。說向市朝公子,何殊馬耳東風。」 03.元.陳櫟〈自詠百七十韻〉詩:「臞山謂有子,延我為塾師。初聞賦戲言,馬耳東風吹。」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充耳不聞、無動於衷。 使用類別 用在「聽而不聞」的表述上。 例  句 01 對於這些執迷不悔的人們,好言相勸往往變成馬耳東風。 02 老師們的耳提面命,她竟當成馬耳東風,一點也不在意

推己及人

音讀 注音 ㄊㄨㄟ ㄐㄧˇ ㄐㄧˊ ㄖㄣˊ 漢語拼音 tuī jǐ jí rén 釋義 將心比心,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。語出晉.傅玄《傅子.卷一.仁論》。 典源 晉.傅玄《傅子.卷一.仁論》 昔者聖人之崇仁也,將以興天下之利也。利或不興,須仁以濟。天下有不得其所,若己推而委之於溝壑然。夫仁者,蓋推己以及人也,故己所不欲,無施于人1>,推己所欲,以及天下。推己心孝于父母,以及天下,則天下之為人子者,不失其事親之道矣。推己心有樂于妻子,以及天下,則天下之為人父者,不失其室家之歡矣。推己之不忍于饑寒,以及天下之心,含生無凍餧之憂矣。此三者,非難見之理,非難行之事。唯不內推其心以恕乎,人未之思耳。夫何遠之有哉。 〔注解〕 (1) 己所不欲,無施于人: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,不要加在別人身上。出自《論語.衛靈公》。見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 。 典故說明 在《論語.衛靈公》中,孔子說︰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意思就是說,自己所不喜歡的事情,不要加在別人的身上。而在晉.傅玄《傅子.卷一.仁論》中,則更進一步將孔子的思想擴大,認為不但要「己所不欲,無施于人」,更要「推己所欲,以及天下」。也就是說,將自己所願意的事情,施行在其他人的身上,做到「推己以及人」。因此,自己孝順父母,也要讓別人孝順父母;自己家庭和樂,也讓其他人的家庭和樂;自己不願遭受飢寒,也幫助別人不會遭受飢寒。唯有當一個人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時,才能做到「推己以及人」,達成真正的仁恕之道。後來「推己及人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將心比心,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。 書證 01.晉.傅玄《傅子.卷一.仁論》:「夫仁者,蓋推己以及人也,故己所不欲,無施于人,推己所欲,以及天下。」(源) 02.宋.朱熹《四書章句集注.中庸章句.第一三章》:「盡己之心為忠,推己及人為恕。」 03.宋.朱熹〈與范直閣書〉:「學者之於忠恕,未免參校彼己,推己及人,則宜其未能誠一於天,安得與聖人之忠恕者同日而語也。」 04.明.海瑞《海瑞集.上編.淳安縣時期.興革條例》:「不知講信修睦,不能推己及人,此訟之所以日繁而莫可止也。」 05.清.張惠言〈承拙齋家傳〉:「先生以致知格物為基阯,以身體力行為堂奧,以忝忿窒欲為牆垣,以推己及人為門戶,以書策吟詠為園囿,保吾天全吾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