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16的文章

美不勝收

音讀 注音 ㄇㄟˇ ㄅㄨˋ ㄕㄥ ㄕㄡ 漢語拼音 měi bù shēng shōu 釋義 勝,音ㄕㄥ,盡。「美不勝收」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,無法盡收眼底。※語或出清.袁枚《隨園詩話.卷三》。△「美不勝書」、「琳琅滿目」 典源 ※清.袁枚《隨園詩話.卷三》 壬寅,余過天臺,齊侍郎召南1>亡久矣。其昆季2>延3>余小飲,捧侍郎全集,高尺許,乞作序。盡半日之暇,為之翻擷4>,見其鴻富,美不勝收。僅記其〈詠漢武〉七律一首,後四句云:「親承文、景昇平業,開闢唐、虞未有天。到底英雄晚能悔,輪臺一詔是神仙。」其兄周南、弟世南,俱以甲科作廣文,龐眉白髮,年八十餘。 〔注解〕 (1) 齊侍郎召南:齊召南(西元1703∼1768),字次風,號瓊臺,晚號息園,清浙江天臺人。乾隆初,舉鴻博,授庶吉士,累官禮部侍郎,後因事株連,削職放歸而卒。自幼聰穎,博學識廣,精史學與堪輿之學。 (2) 昆季:兄弟。 (3) 延:邀請。 (4) 翻擷:翻閱摘取。 典故說明 「美不勝收」指美麗事物太多了,無法盡收眼底。可以用來形容風景、書畫、藝術創作等。例如袁枚的《隨園詩話》記載了一件事:袁枚是清代著名文人,有一次經過前禮部侍郎齊召南的家鄉,當時齊召南已經過世,他的兄弟請袁枚到家裡作客,拿出齊召南生前的作品,請袁枚幫忙寫序。於是袁枚利用半天的時間翻閱摘錄,看到內容的繁富真是美極了,實在無法一一收錄。文中就用了「美不勝收」來表達齊召南的作品又多又好,很難選擇。 書證 01.清.方苞〈進四書文選表〉:「先輩名家,小題文多備極巧心,但美不勝收,且非鄉會場程式,茲編不錄。」 02.清.袁枚《隨園詩話.卷三》:「盡半日之暇,為之翻擷,見其鴻富,美不勝收。」(源) 03.清.錢泳《履園叢話.卷一二.藝能.治庖》:「惟魚之一物,美不勝收,北地以黃河鯉為佳,江南以螺螄青為佳。」 04.《文明小史.第六○回》:「你們諸位,各有專門,或是當過教習,或是當過翻譯……,人才濟濟,美不勝收。」 05.《孽海花.第九回》:「還有一班名士黎石農、李純客、袁尚秋諸人寄來的送行詩詞,清詞麗句,覺得美不勝收。」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,無法盡收眼底。 使用類別 用在「景致美好」、「物品豐美」的表述上

眉開眼笑

音讀 注音 ㄇㄟˊ ㄎㄞ ㄧㄢˇ ㄒㄧㄠˋ 漢語拼音 méi kāi yǎn xiào 釋義 眉頭舒展,眼含笑意。形容愉悅欣喜的神情。※語或本《喻世明言.卷四.閒雲菴阮三償冤債》。△「眉飛色舞」 典源 ※《喻世明言.卷四.閒雲菴阮三償冤債》 菴內尼姑,姓王名守長,他原是個收心的弟子。因師棄世日近,不曾接得徒弟,止有兩個燒香上灶燒火的丫頭。專一向富貴人家布施。佛殿後新塑下觀音、文殊、普賢三尊法像,中間觀音一尊,虧了陳太尉夫人發心喜捨,妝金完了,缺那兩尊未有施主。……張遠心下想道:「又好個機會。」便向尼姑道:「師父,我有個心腹朋友,是個富家。這二尊聖像,就要他獨造也是容易,只要煩師父幹一件事。」張遠在袖兒裡摸出兩錠銀子,放在香桌上道:「這銀子權當開手,事若成就,蓋菴蓋殿,隨師父的意。」那尼姑貪財,見了這兩錠1>細絲白銀,眉花眼笑道:「大官人2>,你相識是誰?委3>我幹甚事來?」張遠道:「師父,這事是件機密事,除是你幹得,況是順便,可與你到密室說知。」說罷,就把二錠銀子,納入尼姑袖裡,尼姑半推不推收了。二人進一個小軒內竹榻前坐下,張遠道:「師父,我那心腹朋友阮三官,於今歲正月間,蒙陳太尉小姐使梅香寄個表記來與他,至今無由相會。明日師父到陳府中去見奶奶,乘這個便,倘到小姐房中,善用一言,約到菴中與他一見,便是師父用心之處。」 〔注解〕 (1) 錠:音ㄉ|ㄥˋ,量詞,用以計算塊狀物的單位。 (2) 大官人:古時對男子的敬稱。 (3) 委:託付。 典故說明 「眉開眼笑」原作「眉花眼笑」,指眉頭舒展開來,眼睛充滿了笑意,用來形容非常欣喜愉悅的樣子。如明人馮夢龍所著之《喻世明言.卷四.閒雲菴阮三償冤債》:「那尼姑貪財,見了這兩錠細絲白銀,眉花眼笑道:『大官人,你相識是誰?委我幹甚事來?』」閒雲菴的王尼姑因為殿中尚有兩尊佛像未著金身,正在憂心,恰好張遠有事託付,邢籗兩錠白銀作為酬謝,王尼姑見到白銀,禁不住地「眉花眼笑」。「眉開眼笑」這句成語或從此演變而來。如清代小說《文明小史.第二一回》描述清抱在路上閒逛,撿到一個沈重的皮包,他設法將將其物歸原主,那人失而復得,「喜的眉開眼笑,打開皮包,取出一大把鈔票送他」。另一部清代小說《鏡花緣.第三一回》中,則是說到林之洋的女兒聰明機智,博學多聞,再難的題目都考不倒她,讓

眉飛色舞

音讀 注音 ㄇㄟˊ ㄈㄟ ㄙㄜˋ ㄨˇ 漢語拼音 méi fēi sè wǔ 釋義 形容非常喜悅得意的神情。※語或出清.梁章鉅《浪跡叢談.卷二.少穆尚書贈聯》。△「眉開眼笑」 典源 ※清.梁章鉅《浪跡叢談.卷二.少穆尚書贈聯》 時陝、甘捐輸之事,少穆尚書主之,余作手函懇其照拂,捐事已成,少穆復書相賀,中有「喆嗣以二千石洊登通顯,臺端以八十翁就養湖山」云云,余謝不敢當,而心豔其語,囑少穆就此演成長聯,將懸挂於武林寓齋,以為光寵。甫踰月,少穆果手製二十八字長聯見寄,並綴以長跋,詞翰雙美,感愧交并。時方輯錄《楹聯餘話》1>,得此又增一美談,不禁眉飛色舞也。句云:「曾從二千石起家,衣缽新傳賢子弟;難得八十翁就養,湖山舊識老詩人。」 〔注解〕 (1) 《楹聯餘話》:書名。清人梁章鉅著,中收有許多名家之作。楹聯,懸於門旁或柱子上的對聯。楹,音|ㄥˊ。 典故說明 「眉飛色舞」一語,形容一個人喜悅得意的神情。這句成語到了清代,普見於一般文章、小說,典源難辨。如梁章鉅的《浪跡叢談》,提到少穆尚書贈聯,他當時正在編《楹聯餘話》,因為可以增添此一美談,不禁「眉飛色舞」。《官場現形記.第一回》提到王鄉紳和王孝廉兩人對談。王鄉紳提到自己當年如何準備科考,為了記熟《制藝引全》的文章是如何地辛苦。王孝廉聽後,說這真應了那句: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」的話。王鄉紳聽孝廉如此推崇,當然非常高興得意,自然也就「眉飛色舞」起來。 書證 01.清.梁章鉅《浪跡叢談.卷二.少穆尚書贈聯》:「時方輯錄《楹聯餘話》,得此又增一美談,不禁眉飛色舞也。」(源) 02.清.袁枚《小倉房尺牘.卷一.與盧雅雨轉運書》:「每談及斯文,便眉飛色舞,而不能自己。」 03.《兒女英雄傳.第二八回》:「安老爺、安太太左顧右盼,真個是好個佳兒,好雙佳婦!老夫妻只樂得眉飛色舞,笑逐顏開的,連連點頭。」 04.《花月痕.第六回》:「慢慢的讓酒吃菜,聽那曼雲等,或二簧,或小調,抑揚亢墜,百轉嬌喉;合著琵琶、洋琴、三弦諸般樂器的繁音促節;已是眉飛色舞,豪情勃發了。」 05.《官場現形記.第一回》:「王鄉紳一聽此言,不禁眉飛色舞。」 06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.第一九回》:「借軒又問起我為甚事要變產,我就把騙尤雲岫的話,照樣說了一遍。眾人聽了,都眉飛色舞

門當戶對

音讀 注音 ㄇㄣˊ ㄉㄤ ㄏㄨˋ ㄉㄨㄟˋ 漢語拼音 mén dāng hù duì 釋義 形容結親的雙方家庭經濟和社會地位相當。語本《三國志.卷五.魏書.后妃傳.文德郭皇后》。 典源 《三國志.卷五.魏書.后妃傳.文德郭皇后》 文德郭皇后,安平廣宗人也。祖世長吏。后少而父永奇之曰:「此乃吾女中王也。」遂以女王為字。……后早喪兄弟,以從兄表繼永後,拜奉車都尉。后1>外親2>劉斐與他國為婚,后聞之,敕3>曰:「諸親戚嫁娶,自當與鄉里門戶匹敵者,不得因勢,彊4>與他方人婚也。」后姊子孟武還鄉里,求小妻,后止之。遂敕諸家曰:「今世婦女少,當配將士,不得因緣取以為妾也。宜各自慎,無為罰首。」 〔注解〕 (1) 后:郭皇后(西元184∼235),三國魏文帝后。安平廣宗人,字女王。曹丕封王時,為夫人,稱帝後,為貴嬪。後因爭寵,害死甄后,立為皇后,收明帝為養子。明帝立,尊為皇太后。後明帝得知其生母甄后死因,怒而殺之。諡文德。 (2) 外親:指母親或妻子娘家的親屬。 (3) 敕:告誡、命令。 (4) 彊:音ㄑ|ㄤˇ。迫使、使用強力。同「強」。 典故說明 「門當戶對」原作「門戶匹敵」。據《三國志.后妃傳》載,曹丕篡漢稱帝後,立郭氏為皇后。當時郭皇后有個叫做劉斐的親戚,想要藉著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分,強迫他國人通婚。郭皇后知道這件事之後,就告誡劉斐說:「親戚們應當從鄉里之中,選擇經濟、地位相當的人家通婚,不可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分,就強迫他國人民聯姻。」後來「門當戶對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結親的雙方家庭經濟和社會地位相當。 書證 01.《敦煌變文集新書.卷四.不知名變文一》:「娘子既言百疋錦,娘娘呼我作上馬郎。彼此赤身相奉侍,門當戶對恰相當。」 02.宋.張端義《貴耳集.卷中》:「這般梵剎,顧非些少叢林;箇樣村僧,豈是尋常種草?要得門當戶對,還他景勝人奇。」 03.元.王實甫《西廂記.第二本.第一折》:「雖然不是門當戶對,也強如陷於賊中。」 04.元.無名氏《隔江鬥智.第一折》:「你把俺成婚作配何人氏?也則要門當戶對該如此!」 05.《西遊記.第一九回》:「據他說,他是一個天神下界,替你把家做活,又未曾害了你家女兒。想這等一個女婿,也門當戶對,不怎麼壞了家聲

門庭若市

音讀 注音 ㄇㄣˊ ㄊㄧㄥˊ ㄖㄨㄛˋ ㄕˋ 漢語拼音 mén tíng ruò shì 釋義 門庭間來往的人很多,像市集一般熱鬧。比喻上門來的人很多。語出《戰國策.齊策一》。 典源 《戰國策.齊策一》 鄒忌脩八尺有餘,身體昳麗。朝服衣冠窺鏡,謂其妻曰:「我孰與城北徐公美?」其妻曰:「君美甚,徐公何能及公也。」城北徐公,齊國之美麗者也,忌不自信,而復問其妾曰:「吾孰與徐公美?」妾曰:「徐公何能及君也。」旦日,客從外來,與坐談。問之客曰:「吾與徐公孰美?」客曰:「徐公不若君之美也。」明日,徐公來,孰視之,自以為不如。窺鏡而自視,又弗如遠甚。暮,寢而思之,曰:「吾妻之美我者,私我也;妾之美我者,畏我也;客之美我者,欲有求於我也。」於是入朝見威王1>,曰:「臣誠知不如徐公2>美,臣之妻私3>臣,臣之妾畏臣,臣之客欲有求於臣,皆以美於徐公。今齊地方千里,百二十城,宮婦、左右莫不私王;朝廷之臣,莫不畏王;四境之內,莫不有求於王。由此觀之,王之蔽4>甚矣。」王曰:「善。」乃下令:「群臣吏民能面刺5>寡人之過者,受上賞;上書諫寡人者,受中賞;能謗議於市朝,聞寡人之耳者,受下賞。」令初下,群臣進諫,門庭若市。數月之後,時時而間進。期年之後,雖欲言,無可進者。燕6>、趙7>、韓8>、魏9>聞之,皆朝於齊10>。此所謂戰勝於朝廷。 〔注解〕 (1) 威王:齊威王(?∼西元前343),戰國時齊國國君,名因齊。曾起兵西擊趙、衛,敗魏於濁澤,國大治,諸侯不敢加兵於齊者二十餘年。自稱為王,在位三十六年,卒諡威。 (2) 徐公:戰國時齊國的美男子,生卒年不詳。 (3) 私:偏愛。 (4) 蔽:受蒙蔽、受隱瞞欺騙。 (5) 刺:當面指責過失。 (6) 燕:周代姬姓諸侯國,故址在今河北、遼寧及韓國北部。戰國七雄之一,後與齊、楚、韓、趙、魏為秦所滅。 (7) 趙:戰國七雄之一,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。 (8) 韓:戰國七雄之一,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、魏分晉,其地在今河南省中部,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。介於魏、秦、楚三國之間,為兵家必爭之地。 (9) 魏:戰國七雄之一,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、山西省西南部一帶。 (10) 齊:戰國七雄之一,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、

門可羅雀

音讀 注音 ㄇㄣˊ ㄎㄜˇ ㄌㄨㄛˊ ㄑㄩㄝˋ 漢語拼音 mén kě luó què 釋義 門前冷清,空曠得可張網捕雀。形容做官的人失勢後賓客稀少的景況。語本《史記.卷一二○.汲鄭列傳》。後亦用「門可羅雀」泛指一般來客稀少、門庭冷清的景況。 典源 《史記.卷一二○.汲鄭列傳》 太史公曰:「夫以汲、鄭之賢,有勢則賓客十倍,無勢則否,況眾人乎!下邽1>翟公2>有言,始翟公為廷尉3>,賓客闐門4>;及廢,門外可設雀羅。翟公復為廷尉,賓客欲往,翟公乃大署其門曰:『一死一生,乃知交情;一貧一富,乃知交態;一貴一賤,交情乃見。』汲、鄭亦云,悲夫!」 〔注解〕 (1) 下邽:漢代地名,地約當在今陝西省渭南縣內下邽鎮。邽,音ㄍㄨㄟ。 (2) 翟公:漢文帝時的大臣,不知其名,生卒年亦不詳。 (3) 廷尉:職官名。秦始置,九卿之一,掌刑獄。 (4) 闐門:充塞在門前。闐,音ㄊ|ㄢˊ,填塞、充滿。 〔參考資料〕 另可參考:《漢書.卷五○.張馮汲鄭列傳.鄭當時》 典故說明 《史記.汲鄭列傳》中敘述的是漢初汲黯、鄭二人事跡。汲黯在景帝時任太子洗馬,武帝時出任東海太守,後又被召為主爵都尉;鄭當時則是先任太子舍人,後遷為大農令。兩人在當時都是位居高官,受到眾人敬畏,每日上門巴結逢迎的人不計其數。但由於他們剛正不阿的個性不適官場,後俱丟官失勢,連生活都陷入困境,在此之際,往日川流不息的賓客也就消失無蹤了。同樣的,歷史上有位翟公,他是漢文帝時的大臣,曾經任職廷尉,為九卿之一,位高權重。在他任官期間,每天家中賓客亦是絡繹不絕,把大門擠得水洩不通。但當他失去官職後,就不再有人造訪,門外冷冷清清,空曠得似乎可以張開用來捕捉鳥雀的大網。後來,他又官復原職,昔日的賓客又再度登門了。這一失一得、一貧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況,讓翟公看透了世情,識清了這世態炎涼。《史記》作者司馬遷以翟公的這段史實,表達了對官場中人情冷暖之感慨,更說到:「夫以汲、鄭之賢,有勢則賓客十倍,無勢則否,況眾人乎!」意思是說:像汲、鄭這樣出色的人,都會遇到這種冷暖的待遇,何況是一般人呢?司馬遷恐怕也反應自己當下的心情吧!後來「門可羅雀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做官的人失勢後賓客稀少的景況。亦可用以泛指一般來客稀少、門庭冷清的景況。

盲人瞎馬

音讀 注音 ㄇㄤˊ ㄖㄣˊ ㄒㄧㄚ ㄇㄚˇ 漢語拼音 máng rén xiā mǎ 釋義 盲人騎著瞎馬步入險境。語本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排調》。後用「盲人瞎馬」比喻茫然不知處境極為危險。△「咄咄逼人」 典源 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排調》 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,因共作了語。顧愷之曰:「火燒平原無遺燎。」桓曰:「白布纏棺豎旒旐。」殷曰:「投魚深淵放飛鳥。」次復作危語。桓曰:「矛頭淅米劍頭炊。」殷曰:「百歲老翁攀枯枝。」顧曰:「井上轆轤臥嬰兒。」殷有一參軍在坐,云:「盲人騎瞎馬,夜半臨深池。」殷曰:「咄咄逼人!」仲堪眇目故也。 典故說明 東晉時的桓玄、殷仲堪和顧愷之三人是朋友,有一次閒談告一段落,同作「了語」(把話說到盡頭,了無餘義)的遊戲。顧愷之率先說:「火燒平原沒有留下做一支火把的材料。」桓玄道:「白布纏棺,前面豎著招魂幡,人的一生就完結了。」殷仲堪說:「將魚、鳥放生,就都一去不回了。」接著,他們又玩「危語」(說一句處境極其危險令人聞而生畏的話)的遊戲。桓玄說:「在敵人矛頭下淘米、劍頭下煮飯,隨時都會送命。」殷仲堪言:「四肢僵硬的百歲老翁,爬上枯朽的樹枝。」顧愷之道:「井口的轆轤上躺了一個嬰兒。」當時一名殷仲堪的參軍也在場,插嘴說:「盲人騎著瞎馬,在半夜來到深池旁邊。」因為殷仲堪有一隻眼睛瞎了,聽了感同身受,便說:「咄咄逼人!嘿嘿!這真是情勢太逼人,令人膽顫心寒。」後來「盲人瞎馬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茫然不知處境極為危險。    書證 01.金.許安仁〈草木蟲魚詠〉二首之一:「蠅鑽故紙竟不悟,蛾撲明燈甘喪生;大似盲人騎瞎馬,不知平地有深坑。」 02.清.毛奇齡《古文尚書冤詞.卷三》:「吾謂吳棫、蔡沈、吳澄、郝敬輩,專以文體平險、詞旨厚薄,定時代先後,此真盲人瞎馬之論,大不足道。」 03.清.毛奇齡《春秋毛氏傳.卷八》:「隱三年《傳》即有『鄭使祭足帥師取溫之麥』語,是祭仲、祭足兩得分稱,而《公羊》以稱字之誤盛美祭仲,謂其能反經行權。向非雍糾之變,祭仲果肯反正乎?此盲人瞎馬也。」 04.清.毛奇齡《經問.卷二》:「孔子為魯司寇見于《孟子》,惟由司空進司寇則雜見《家語》而史世家襲之,然袛在定十年耳。……若近世年譜謂十四年以前袛為司空,則《左傳》于

盲人摸象

音讀 注音 ㄇㄤˊ ㄖㄣˊ ㄇㄛ ㄒㄧㄤˋ 漢語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釋義 盲者以各自所摸大象身體的不同部位來形容象。比喻以偏概全,不能了解真相。典出《大般涅槃經.卷三○》。△「眾盲模象」 典源 《大般涅槃經.卷三○》 譬如有王,告一大臣:「汝牽一象,以示盲者。」爾時1>大臣受王敕2>已,多集眾盲以象示之。時彼眾盲,各以手觸,大臣即還,而白王言:「臣已示竟3>。」爾時大王即呼眾盲,各各問言:「汝見象耶?」眾盲各言:「我已得見。」王言:「象為何類?」其觸牙者,即言象形如萊茯根4>;其觸耳者,言象如箕;其觸頭者,言象如石;其觸鼻者,言象如杵;其觸腳者,言象如木臼5>;其觸脊者,言象如床;其觸腹者,言象如甕;其觸尾者,言象如繩。 〔注解〕 (1) 爾時:那個時候。 (2) 敕:音ㄔˋ,命令。 (3) 示竟:展示完畢。 (4) 萊茯根:蘿蔔。萊茯,同「蘆菔」。 (5) 木臼:木製的臼。 典故說明 佛經中常用譬喻來解釋佛理。如《大般涅槃經》中為解釋一般人各自解說佛性,都只是一種片面的看法。有如古代有一個國王,要大臣召聚盲人來摸大象,摸完之後,問每個盲人他們認為大象長什麼樣子,摸到象牙的人說「象長得跟蘿蔔一樣」,摸到象耳朵的人說「象長得跟畚箕一樣」,摸到象頭的人說「象長得跟石頭一樣」,摸到象鼻的人說「象長得跟杵一樣」,摸到腳的人說「象長得跟木製的臼一樣」,摸到背的人說「象長得跟張床一樣」,摸到肚子的人說「象長得像個甕一樣」,因著每個人摸到的部位不同,而對象的外觀有了不同的看法。其實他們摸到的都是象,也都不是象。象在此指佛性,而盲人則是指芸芸眾生,若是有人執著於某些行為或文字才是真正的佛性,就像摸象的盲人一樣,只看到了佛性的一部分,就執著於自己所認知的部分,甚者非議別人看到並非真正的佛性,這樣反而迷失了觀照佛性本質的能力。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盲人摸象」,用來比喻以偏概全,不能了解真相。 書證 01.宋.葛勝仲〈十八羅漢贊.一尊者乘六牙象沙彌一人執手爐其前〉:「盲人摸象,臆說據指。堂堂應儀,示汝全體。」 02.明.張岱〈大易用序〉:「盲人摸象,得耳者謂象如簸箕,得牙者謂象如槊,得鼻者謂象如杵,隨摸所名,都非真象。」 03.明.周宗建《論語商.卷

明鏡高懸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ㄐㄧㄥˋ ㄍㄠ ㄒㄩㄢˊ 漢語拼音 míng jìng gāo xuán 釋義 傳說秦宮有方鏡,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,鑑別人心邪正。典出《西京雜記.卷三》。後用「明鏡高懸」比喻官吏辦事明察無私,執法公正嚴明。 典源 《西京雜記.卷三》 高祖初入咸陽宮,周行庫府,金玉珍寶,不可稱言。其尤驚異者,……有方鏡,廣四尺,高五尺九寸,表裡有明1>。人直來照之,影則倒見。以手捫2>心而來,則見腸胃五臟,歷然無礙3>。人有疾病在內,則掩心而照之,則知病之所在。又女子有邪心,則膽張心動4>,秦始皇5>常以照宮人6>,膽張心動者則殺之。 〔注解〕 (1) 表裡有明:正反兩面都明亮。 (2) 捫:撫、摸。 (3) 歷然無礙:清楚而無阻礙。 (4) 膽張心動:心膽慌張跳動。 (5) 秦始皇:秦王政二十六年(西元前221)統一天下,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,而把古時的皇與帝合稱為皇帝,自稱始皇帝。廢諡法,以世計。廢封建,行郡縣,以集權中央;統一度量衡與文字;開闢馳道,修築長城,以鞏固國防;為消除反側與箝制思想,沒收民間兵器,偶語詩書者棄市,又有焚書坑儒之事。五度巡行天下,北逐匈奴,南征百越。於始皇三十七年,死於巡遊途中。 (6) 宮人:宮女的通稱。 典故說明 根據《西京雜記》的記載,劉邦攻入咸陽宮時,尋獲寶物一方明鏡,它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,也能鑑別人心正邪。秦始皇常利用它來照宮女,凡心膽慌張跳動的就殺死她。杜甫〈洗兵馬〉詩「司徒清鑒懸明鏡」句,正式用「懸明鏡」來稱許司徒李光弼,從此人們就以「明鏡(秦鏡)高懸」來比喻官吏辦事明察洞燭,執法公正嚴明。 書證 01.元.關漢卿《望江亭.第四折》:「今日個幸對清官,明鏡高懸。」 02.清.錢謙益〈致龔芝麓書〉其二:「秉鈞當國,正須料理人才,牛溲馬渤亦是藥籠中物,況有法眼天眼,明鏡高懸,則弟之片言,或亦可備下體之采耳。」 03.《好逑傳.第七回》:「我鐵中玉遠人也,腑肺隱衷,本不當穢陳於小姐之前;然明鏡高懸,又不敢失照,因不避瑣瑣。」 04.《三俠五義.第五回》:「不料小人姪兒,今日看見此墜,被人告到太爺台前。惟求太爺明鏡高懸,伸此冤枉!」 05.清.洪仁玕《英傑歸真》:「干王明鏡高懸,

明察秋毫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ㄔㄚˊ ㄑㄧㄡ ㄏㄠˊ 漢語拼音 míng chá qiū háo 釋義 目光敏銳,可看見秋天鳥獸新長的毫毛。#語本《纏子》。後用「明察秋毫」比喻洞察一切,能看到極細微的地方。△「洞若觀火」 典源 #《纏子》(據《文選.卷四五.設論.班固.答賓戲》李善注引)1> 董無心2>曰:「離婁3>之目,察秋毫4>之末於百步之外,可謂明矣。」 〔注解〕 (1) 典故或見於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。 (2) 董無心:東周戰國人,生卒年不詳,著有《董子》一卷。 (3) 離婁:人名。黃帝時人,生卒年不詳。相傳能視百步之外,見秋毫之末。 (4) 秋毫: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。後用以比喻細微的事物。 〔參考資料〕  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 (孟子)曰:「有復於王者曰:『吾力足以舉百鈞,而不足以舉一羽;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見輿薪。』則王許之乎?」曰:「否。」 典故說明 離婁是神話中黃帝時代的人,相傳他能夠把百步之外的野獸細毛看得根根分明,所以董無心說,像離婁這樣的人可說是視力極好了。孟子在勸諫梁惠王行仁義之道時,曾經借用離婁的視力,他說:「如果有人說,他的力量可以舉起百鈞(三十斤為一鈞)之物,卻舉不起一根羽毛;他的視力能夠看見野獸初生的細毛,卻看不見一堆木柴,請問大王您會相信他嗎?」梁惠王回答:「當然不會。」孟子於是又說道:「舉不起一根羽毛,或看不見一堆木柴,是因為不肯去做,而非做不到。現在人民生活困苦,朝不保夕,是因為大王您不肯行仁義之道,讓恩澤遍及百姓,而非大王您做不到啊!」後來「明察秋毫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人能洞察一切,能看到極細微的地方。 書證 01.《浮生六記.卷二.閒情記趣》:「余憶童稚時,能張目對日,明察秋毫,見藐小微物,必細察其紋理,故時有物外之趣。」 02.《蕩寇志.第八○回》:「這起案被蓋兄如此勘出,足見明察秋毫,只是依下官的愚見,卻照直辦不得。」 03.《三俠五義.第四二回》:「不想相爺神目如電,早已明察秋毫,小人再不敢隱瞞。」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人能洞察一切,看到極細微的地方。 使用類別 用在「觀察入微」的表述上。 例  句 01 包公辦案明察秋毫,宵小歹徒無所遁形。 02 無論嫌犯多麼狡猾,很難逃得

明眸皓齒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ㄇㄡˊ ㄏㄠˋ ㄔˇ 漢語拼音 míng móu hào chǐ 釋義 明亮的眼睛,潔白的牙齒。形容美女容貌明麗。亦可借指明目皓齒的美女。語本三國魏.曹植〈洛神賦〉。 典源 三國魏.曹植〈洛神賦〉(據《文選.卷一九.賦.情》引) 御者對曰:「臣聞河洛之神,名曰宓妃,然則君王所見,無迺是乎?其狀若何?臣願聞之。」余告之曰:「其形也,翩若驚鴻,婉若遊龍。……襛纖得衷,脩短合度。肩若削成,腰如約素。延頸秀項,皓質呈露。芳澤無加,鉛華弗御。雲髻峨峨,修眉聯娟。丹脣1>外朗,皓齒內鮮。明眸善睞2>,靨輔3>承權4>。瑰姿豔逸,儀靜體閑。柔情綽態,媚於語言。奇服曠世,骨像應圖。……」 〔注解〕 (1) 丹脣:紅脣。 (2) 睞:音ㄌㄞˋ,旁視;斜視。 (3) 靨輔:臉頰上的笑渦。靨,音|ㄝˋ,面頰上的微渦,俗稱酒渦。輔,通「*」,臉頰。 (4) 權:通「顴」,面頰。 典故說明 「明眸皓齒」,常用來形容美人容貌明麗,因為二者長在娟秀的臉上,更加引人注目。曹植在他作的〈洛神賦〉中,形容洛神的美麗:「丹脣外朗,皓齒內鮮。明眸善睞,靨輔承權。」是說美麗的洛神,她有著鮮明的紅唇,潔白的牙齒,明亮的眼睛顧盼流轉,兩頰的笑靨俏麗動人。後來「明眸皓齒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美人容貌明麗。唐.杜甫〈哀江頭〉詩:「明眸皓齒今何在?血汙遊魂歸不得。」是借用「明眸皓齒」來指有著明目皓齒的美女楊貴妃。 書證 01.唐.杜甫〈哀江頭〉詩:「明眸皓齒今何在?血汙遊魂歸不得。」 02.宋.郭應祥〈減字木蘭花.棲鸞高士〉詞:「明眸皓齒,一朵紅蓮初出水。」 03.《二刻拍案驚奇.卷三七》:「程宰輕輕放開被角,露出眼睛偷看,只見三個美婦人,朱顏綠鬢,明眸皓齒,冠帔盛飾,有像世間圖畫上后妃的打扮。」 04.明.陶宗儀《南村輟耕錄.卷一七.哨遍》:「虧心事儘意為,不義財儘力掊,那裡問親弟兄、親姊妹、親姑舅。只待要春風金谷驕王凱,一任教夜雨新豐困馬周。無親舊,只知敬明眸皓齒,不想共肥馬輕裘。」 05.《醒世恆言.卷一三.勘皮靴單證二郎神》:「雖然土木形骸,卻也丰神俊雅,明眸皓齒,但少一口氣兒,說出話來。」 06.《聊齋志異.卷六.小謝》:「一日晨興,有少女搴簾入,明眸

明珠暗投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ㄓㄨ ㄢˋ ㄊㄡˊ 漢語拼音 míng zhū àn tóu 釋義 珍貴的寶珠落入不明價值的人手裡,而得不到賞識或珍愛。比喻懷才不遇,高才屈居下位。#語本漢.鄒陽〈獄中上書自明〉。後亦用「明珠暗投」比喻好人誤入歧途。△「明月闇投」 典源 #漢.鄒陽〈獄中上書自明〉(據《史記.卷八三.魯仲連鄒陽列傳.鄒陽》引) 臣聞明月之珠,夜光之璧,以闇1>投人於道路,人無不按劍相眄2>者。何則?無因而至前也。蟠木根柢3>,輪囷4>離詭5>,而為萬乘6>器者。何則?以左右先為之容7>也。故無因至前,雖出隨侯之珠8>,夜光之璧,猶結怨而不見德。故有人先談,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。今夫天下布衣窮居之士,身在貧賤,雖蒙堯、舜之術,挾伊、管之辯,懷龍逢、比干之意,欲盡忠當世之君,而素無根柢之容,雖竭精思,欲開忠信,輔人主之治,則人主必有按劍相眄之跡,是使布衣不得為枯木朽株之資也。 〔注解〕 (1) 闇:音ㄢˋ,黑暗。 (2) 眄:音ㄇ|ㄢˇ,斜視。 (3) 蟠木根柢:盤曲大木的根。蟠木,指盤曲而難以為器的樹木。根柢,草木的根。 (4) 輪囷:盤曲的樣子。囷,音ㄐㄩㄣ,回旋、圍繞。 (5) 離詭:盤繞屈曲的樣子。 (6) 萬乘:一萬輛兵車,指天子,也指大國。乘,音ㄕㄥˋ,量詞,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。 (7) 容:裝飾,雕飾。 (8) 隨侯之珠:傳說中隨侯所得的寶珠。隨侯,隨國的國君。也作隋侯。 〔參考資料〕 另可參考:《漢書.卷五一.賈鄒枚路傳.鄒陽》 典故說明 明珠,珍貴的寶珠,引申為珍貴的物品,也指懷有才能的人。暗投,在黑暗中投擲。《史記》中記載了一篇漢代鄒陽給梁孝王的書信,其中提到:如果在黑暗中將珍貴的寶珠和玉璧投擲於路上行人面前,因為突然看到如此珍貴的東西,一時之間,誰也不敢隨便拿取,反而按住劍互相斜視,隨時準備攻擊。會有這樣的反應,完全是因為一切發生得太突然的緣故。鄒陽以明珠自喻,陳述自己懷才不遇,得不到君王的賞識與珍愛,又遭受他人的讒言陷害。後來「明珠暗投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比喻懷才不遇,高才屈居下位,如元.高明〈二郎神.從別後套.集賢賓〉曲:「怕朱顏去也難留,把明珠暗投,不如意十常八九。」後來也常用來比喻好人誤入歧途,如

明哲保身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ㄓㄜˊ ㄅㄠˇ ㄕㄣ 漢語拼音 míng zhé bǎo shēn 釋義 明達事理、洞見時勢的人,不參與會帶給自己危險的事。語本《詩經.大雅.烝民》。後亦用「明哲保身」指為了個人得失而喪失原則的庸俗處世態度。△「獨善其身」 典源 《詩經.大雅.烝民》  肅肅1>王命,仲山甫2>將3>之;邦國若否4>,仲山甫明之。既明且哲5>,以保其身。夙夜匪解6>,以事一人。 〔注解〕 (1) 肅肅:嚴敬、嚴正。 (2) 仲山甫:周宣王之大臣,生卒年不詳。亦稱樊仲山甫、樊穆仲、樊仲。 (3) 將:行、奉行。 (4) 若否:猶臧否。善惡、好壞。若,善。否,音ㄆ|ˇ,惡。 (5) 哲:明智。 (6) 夙夜匪解:日夜勤奮不懈怠。見「夙夜匪懈」。 典故說明 「明哲保身」本來是稱頌他人的一句話。明哲,是說一個人明達事理,洞見時勢;保身,是說這個人能擇安去危,保全其身,遠離禍害。出自於《詩經.大雅.烝民》這篇詩。這篇詩是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,為稱頌宣王能任用賢臣仲山甫中興王室而作。全詩共分八章,在詩的第四章,稱贊仲山甫能奉行王命,能了解邦國的好壞;是一個明智,能保其身的人;只知道日夜奮力辦事,以事奉宣王。這是「明哲保身」的原義。後來這句成語的語義開始偏向「保身」,明哲的目的是為了保全自身免受外界侵擾,把自身利益得失置於最優先,為了達此目的,可以放棄原本該堅持的原則。例如明代梁辰魚《浣紗記.第一二齣》,提到伍子胥報了楚國殺父之仇說:「但大仇既報,吾願已畢。今欲飄然去國,明哲保身,省得落于奸臣之手。」這裡的「明哲保身」顯非原來用法,於是「明哲保身」這句成語就從原來積極贊頌的意義,一轉變成消極退守的意義了。 書證 01.《抱朴子.外篇.仁明》:「明明在上,元首之尊稱也;明哲保身,〈大雅〉之絕蹤也。」 02.唐.白居易〈杜佑致仕制〉:「盡悴事君,明哲保身,進退始終,不失其道。」 03.《宋史.卷三四○.呂大防等列傳》:「論曰:『……頌獨巋然高年,未嘗為姦邪所汙,世稱其明哲保身。』」 04.明.梁辰魚《浣紗記.第一二齣》:「但大仇既報,吾願已畢,今欲飄然去國,明哲保身,省得落於奸臣之手。」 05.《明史.卷一三二.朱亮祖等列傳》:「贊曰:『……亮祖以

明知故犯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ㄓ ㄍㄨˋ ㄈㄢˋ 漢語拼音 míng zhī gù fàn 釋義 形容明明知道不對,卻故意去做。語本宋.陳世崇《隨隱漫錄.卷一》。 典源 宋.陳世崇《隨隱漫錄.卷一》 西山蔡先生訓子,……曰:「作事皆依本分,屈己饒人終無悔。吝錢穀與人交關、頭頭讓人、些少生事,一切用柔道理之。若識些道理,不做好人,天地鬼神亦深惡之。蓋不識好惡1>,如童稚2>,如醉人,雖有罪可赦;若知而故犯,王法不可免也。」 〔注解〕 (1) 好惡:音ㄏㄠˋ ㄨˋ,喜好和憎惡。 (2) 童稚:孩童。 典故說明 「明知故犯」的意思是明明知道是錯的,卻故意去違犯。例如國家頒布了法令,人人都應該遵守,但是有些人因不知法而犯法,這是無心之過,還可原諒;如果是明明知道法令規定如此,卻故意去觸犯,這就是「明知故犯」了。這種意念在文獻上比較早的出處是宋代陳世崇的《隨隱漫錄.卷一》引西山蔡先生對子孫的訓示說:「蓋不識好惡,如童稚,如醉人,雖有罪可赦,若知而故犯,王法不可免也。」意思是說:一個人不明是非,就像小孩子和醉漢,如果犯錯,還可以原諒;但是如果是已經知道不對了,還去犯錯,那就應該受法律制裁。這裡的「知而故犯」就是「明知故犯」的意思。後來「明知故犯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明明知道不對,卻故意去做。在宋釋普濟《五燈會元.卷一五.德山志先禪師》也有「知而故犯」的說法。「明知故犯」不一定單指犯法而言,泛指一切明知事情是錯的,卻故意去觸犯的行為。如明代鄭若庸《玉玦記.第二二齣》:「正是明知故犯,也因業在其中。」又如《文明小史.第四○回》:「人家尚且替我們那般發急,我們自己倒明知故犯。」都是這個意思。 書證 01.明.鄭若庸《玉玦記.第二二齣》:「正是明知故犯,也因業在其中。」 02.明.李贄《焚書.卷二.書答.與周友山書》:「然弟之改過實出本心,蓋一向以貪佛之故,不自知其陷於左道,非明知故犯者比也。」 03.清.李漁《閒情偶寄.卷三.詞曲部.音律.恪守詞韻》:「常見文人製曲,一折之中,定有一二出韻之字。非曰明知故犯,以偶得好句,不在韻中,而又不肯割愛,故勉強入之,以快一時之目者也。」 04.《鏡花緣.第六一回》:「此物既與人無益,為何令尊伯伯卻又栽這許多?豈非明知故犯麼?」 05.清.林則徐

明目張膽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ㄇㄨˋ ㄓㄤ ㄉㄢˇ 漢語拼音 míng mù zhāng dǎn 釋義 張大眼,壯著膽。形容有膽識,無所畏懼。#語本《史記.卷八九.張耳陳餘列傳》。後用「明目張膽」比喻肆無忌憚地公然做壞事。△「明火執仗」 典源 #《史記.卷八九.張耳陳餘列傳》 陳涉起蘄,至入陳,兵數萬。張耳、陳餘上謁陳涉。……陳中豪傑父老乃說陳涉曰:「將軍身被堅執銳,率士卒以誅暴秦,復立楚社稷,存亡繼絕,功德宜為王。且夫監臨天下諸將,不為王不可,願將軍立為楚王也。」陳涉問此兩人,兩人對曰:「夫秦1>為無道2>,破人國家,滅人社稷3>,絕人後世,罷4>百姓之力,盡百姓之財。將軍瞋目張膽,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,為天下除殘也。今始至陳而王之,示天下私。願將軍毋王,急引兵而西,遣人立六國後,自為樹黨,為秦益敵也。敵多則力分,與眾則兵彊。如此野無交兵,縣無守城,誅暴秦,據咸陽以令諸侯。諸侯亡而得立,以德服之,如此則帝業成矣。今獨王陳,恐天下解也。」陳涉不聽,遂立為王。 〔注解〕 (1) 秦:西元前248∼207,戰國秦滅六國後,秦王政統一天下,建都咸陽,實行中央集權。因秦始皇專制獨裁,二世皇帝殘暴統治,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,後為劉邦所滅。 (2) 無道:不行正道。 (3) 社稷:本指土神和穀神。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,後就用來泛稱國家。 (4) 罷:音ㄆ|ˊ,通「疲」,勞乏、困倦。 〔參考資料〕 另可參考:《漢書.卷三二.張耳陳餘傳》 典故說明 「明目張膽」原作「瞋目張膽」。據《史記.卷八九.張耳陳餘列傳》載:秦朝末年天下大亂,群雄並起。張耳和陳餘都是戰國魏人。陳涉(即陳勝,秦陽城人)與吳廣起兵反秦時,張、陳二人一起投入陳涉旗下,並得到陳涉的重用。陳中這個地方的父老一致認為陳涉英勇反抗秦朝、光復楚地,功勞很大,希望立他為楚王。陳涉於是詢問兩人的意見,他們回答說:「秦朝暴虐無道,奴役百姓,搜括錢財,害得平民百姓國破家亡。將軍你有膽識,無所畏懼,不顧自己的生死,為天下除害。如今將軍剛到陳地,就想稱王,是將天下視為私有。希望將軍不要稱王,趕快引兵西進,立六國的後人為王,結合眾人的力量,一舉推翻秦朝,如此才能成就帝業。反之,今天在陳中稱王,恐怕會失去百姓對你的向心力,無法成就帝業。」但是陳涉聽不進去,仍

明日黃花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ㄖˋ ㄏㄨㄤˊ ㄏㄨㄚ 漢語拼音 míng rì huáng huā 釋義 「明日黃花」的「明日」,泛指九月九日重陽節過後;「黃花」,即菊花。「明日黃花」指錯過重陽節時令賞菊就將毫無興味。◎語出宋.蘇軾〈九日次韻王鞏〉詩。後用「明日黃花」比喻過時的事物。 典源 ◎1宋.蘇軾〈九日次韻王鞏〉詩(據《蘇東坡全集.前集.卷一○》引) 我醉欲眠君罷休,已教從事到青州。鬢霜饒我三千丈,詩律輸君一百籌。聞道郎君閉東閣,且容老子上南樓。相逢不用忙歸去,明日黃花蝶也愁。 ◎2宋.蘇軾〈南鄉子.霜降水痕收〉詞(據《東坡樂府.卷上》引) 霜降水痕收,淺碧鱗鱗露遠洲。酒力漸消風力軟,颼颼,破帽多情卻戀頭。 佳節若為酬?但把清樽斷送秋。萬事到頭都是夢,休休,明日黃花蝶也愁。 典故說明 重陽節又稱「登高節」、「重九節」、「菊花節」、「茱萸節」等。據南朝梁吳均《續齊諧記》記載,東漢時,仙人費長房曾對桓景說,某年九月九日會有大災難,家人須在手臂繫上盛滿茱萸的囊包,並且登山飲菊花酒,才能消災。桓景如言照辦,果真平安無事,然其家之雞犬牛羊卻都暴斃而死。於是後人每到九月九日這一天就都會登高,佩戴茱萸,以及喝菊花酒。唐朝詩人王維在〈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〉一詩裡就寫到:「遍插茱萸少一人。」宋朝的蘇軾更是在〈九日次韻王鞏〉一詩裡以錯過重陽節時令賞菊,就沒有興味可言,並進一步申述菊花漸漸枯萎,連戀花的蝶兒也要發愁了。典源又見宋.蘇軾〈南鄉子.霜降水痕收〉詞。內容則是表述蘇軾被貶到黃州後對於時不我予的感慨。後來「明日黃花」就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。   書證 01.宋.蘇軾〈九日次韻王鞏〉詩:「相逢不用忙歸去,明日黃花蝶也愁。」(源) 02.宋.蘇軾〈南鄉子.霜降水痕收〉詞:「萬事到頭都是夢,休休,明日黃花蝶也愁。」 03.元.許有壬〈南鄉子.老子分漁樵〉詞:「我似淵明多一字,陶陶,明日黃花笑二毛。」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過時的事物。   使用類別 用在「衰落過時」的表述上。  例  句 01 這份感情已是明日黃花,何必再提呢?  02 現在流行的事物,過些時都成為明日黃花。  03 這消息早已成為明日黃花,毫無新聞價值?  04 過氣的

沐猴而冠

音讀 注音 ㄇㄨˋ ㄏㄡˊ ㄦˊ ㄍㄨㄢˋ 漢語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 釋義 沐猴,獼猴。「沐猴而冠」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。比喻人虛有表象,卻不脫粗鄙的本質。#語本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。後或亦用「沐猴而冠」指獼猴性急,不能若人久著冠帶,比喻性情暴躁。 典源 #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 沛公已去,閒至軍中,張良入謝,曰:「沛公不勝桮杓,不能辭。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,再拜獻大王足下;玉斗一雙,再拜奉大將軍足下。」項王曰:「沛公安在?」良曰︰「聞大王有意督過之,脫身獨去,已至軍矣。」項王則受璧,置之坐上。亞父受玉斗,置之地,拔劍撞而破之,曰:「唉!豎子不足與謀。奪項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,吾屬今為之虜矣。」沛公至軍,立誅殺曹無傷。居數日,項羽引兵西屠咸陽,殺秦降王子嬰,燒秦宮室,火三月不滅;收其貨寶婦女而東。人或說項王曰:「關中阻山河四塞,地肥饒,可都以霸。」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,又心懷思欲東歸,曰:「富貴不歸故鄉,如衣繡夜行,誰知之者!」說者曰:「人言楚人1>沐猴2>而冠耳,果然。」項王聞之,烹說者。 〔注解〕 (1) 楚人:楚國人,在這裡暗指項羽。楚,戰國七雄之一。領有今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及河南南部,後為秦所滅。 (2) 沐猴:獼猴。猴好拭面如沐,故稱。 〔參考資料〕 另可參考:《漢書.卷三一.陳勝項籍傳.項籍》 典故說明 據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載,西楚霸王項羽率兵進入秦國首都咸陽後,屠殺城裡的百姓,殺害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,並且放火燒掉宮殿,然後帶著到處搜括而來的財貨、珍寶和婦女要回故鄉去。這時有人跟項羽建議:「關中這個地方,山河四面圍繞,是天然屏障,土地肥沃豐饒,首都建在這裡可以稱霸中原。」項羽看到秦宮殿都已經燒毀,心裡又想念故鄉,就回答說:「人富貴了不回故鄉,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,誰看得到?」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:「聽說項羽這個人,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,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,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。」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,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。後來「沐猴而冠」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。亦用來比喻人虛有表象,卻不脫粗鄙的本質,沒有遠見。除此之外,古來對這句成語另有一解,認為因為獼猴性子急躁,不能若人久著冠帶,用來比喻人的性情急躁。 書證

每下愈況

音讀 注音 ㄇㄟˇ ㄒㄧㄚˋ ㄩˋ ㄎㄨㄤˋ 漢語拼音 měi xià yù kuàng 釋義 況,因比擬而明顯、顯著。「每下愈況」指估量豬隻肥瘦,要從最不易長肉的小腿部分去試;因為愈是下部細微的地方,肥瘦的差別就愈見明顯。語出《莊子.知北遊》。後轉用「每下愈況」比喻情況愈來愈壞。 典源 《莊子.知北遊》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:「所謂道,惡1>乎在?」莊子曰:「无所不在。」東郭子曰:「期而後可2>。」莊子曰:「在螻蟻。」曰:「何其下邪?」曰:「在稊稗3>。」曰:「何其愈下邪?」曰:「在瓦甓4>。」曰:「何其愈甚邪?」曰:「在屎溺。」東郭子不應。莊子曰:「夫子之問也,固不及質5>。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6>也,每下愈況。汝唯莫必,无乎逃物。至道若是,大言亦然。周遍咸三者,異名同實,其指一也。……」 〔注解〕 (1) 惡:音ㄨ,何處、那裡。 (2) 期而後可:指明所在才可以了解。 (3) 稊稗:音ㄊ|ˊㄅㄞˋ。兩種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合稱,此處泛指小米、野穀之類。 (4) 瓦甓:瓦片、磚塊。甓,音ㄆ|ˋ。 (5) 質:主體、根本。 (6) 監市履狶:市場管理員踩踏豬的小腿而知豬的肥瘦。狶,音ㄒ|,豬。 典故說明 莊子,戰國時代宋國蒙人,生卒年不詳。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,逍遙自得,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,著有《莊子》。有一次,東郭子問莊子:「所謂的『道』,究竟在什麼地方?」莊子說:「無所不在。」東郭子說:「請你舉出具體的例子,清楚指明。」莊子說:「在螻蟻身上。」東郭子說:「高妙的『道』,為什麼會在這樣卑下的地方呢?」接著莊子又舉了愈來愈卑下的例子,如:稊稗、磚瓦、屎溺。東郭子聽到後來,便不作聲了。莊子於是就說:「你所問的問題,就跟以前有個名叫獲的市場主管問市場管理員用腳踩豬的問題一樣。市場管理員要判斷豬隻的肥瘦,必須用腳踩著豬的小腿部分去試,因為這小腿部分最不易長肉,如果這部分的肉愈多,就可以知道豬隻愈肥。因此,當獲問這個問題時,市場管理員回答說:『愈是下部細微的地方,肥瘦的差別就愈明顯。』」莊子用這個例子做比喻,主要是要讓東郭子了解:「道」是無所不在的,愈是從低微的事物上去推求,就愈能看出「道」的真實情況。「每下愈況」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,後來用於比喻情況愈來愈壞。要了

妙手空空

音讀 注音 ㄇㄧㄠˋ ㄕㄡˇ ㄎㄨㄥ ㄎㄨㄥ 漢語拼音 miào shǒu kōng kōng 釋義 指唐代傳奇小說中的劍俠。語出唐.裴鉶《傳奇》。後用「妙手空空」稱呼小偷、扒手。亦用來表示兩手空空,一無所有;或指稱缺乏資財而善於挪移應付的人。 典源 唐.裴鉶《傳奇》(據《太平廣記.卷一九四.聶隱娘》引) 至元和間,魏帥與陳許節度使劉昌裔不協,使隱娘賊其首,引娘辭帥之許。……隱娘謝曰:「僕射左右無人,願舍彼而就此,服公神明也。」知魏帥之不及劉。劉問其所須,曰:「每日只要錢二百文足矣。」乃依所請。忽不見二衛所之,劉使人尋之,不知所向,後潛收布囊中,見二紙衛,一黑一白。後月餘,白劉曰:「彼未知住,必使人繼至。今宵請剪髮,繫之以紅綃,送于魏帥枕前,以表不迴。」劉聽之。至四更卻返曰:「送其信了,後夜必使精精兒來殺某,及賊僕射之首。此時亦萬計殺之,乞不憂耳。」劉豁達大度,亦無畏色。是夜明燭,半宵之後,果有二幡子一紅一白,飄飄然如相擊于床四隅。良久,見一人自空而踣,身首異處。隱娘亦出曰:「精精兒已斃。」拽出于堂之下,以藥化為水,毛髮不存矣。隱娘1>曰:「後夜2>當使妙手空空兒3>繼至。空空兒之神術,人莫能窺其用,鬼莫得躡4>其蹤,能從空虛之入冥5>,善無形而滅影6>。隱娘之藝,故不能造其境,此即繫僕射之福耳。但以于闐玉周其頸,擁以衾,隱娘當化為蠛蠓,潛入僕射腸中聽伺,其餘無逃避處。」劉如言。至三更,瞑目未熟,果聞項上鏗然,聲甚厲。隱娘自劉口中躍出。賀曰:「僕射無患矣。此人如俊鶻,一搏不中,即翩然遠逝,恥其不中。纔未逾一更,已千里矣。」後視其玉,果有匕首劃處,痕逾數分。自此劉轉厚禮之。 〔注解〕 (1) 隱娘:唐朝人,俠女,相傳為德宗貞元中魏博大將聶鋒之女。十歲時,有尼挾以去,授以劍術。教成歸家,嫁磨鏡少年。 (2) 後夜:後半夜。 (3) 空空兒:相傳為唐代本領高強的劍俠。 (4) 躡:音ㄋ|ㄝˋ,追隨、跟蹤。 (5) 冥:幽暗。 (6) 滅影:使人、物的形象或圖像消失。 典故說明 唐人傳奇小說有一篇《聶隱娘》是在敘述聶隱娘的傳奇故事:相傳她是唐德宗時魏博(當時河北三鎮之一)大將聶鋒的女兒,在十歲的時候,被一個尼姑強行帶走,長達五年都不見蹤跡。在這期間,尼姑教聶隱娘各種道術

妙手回春

音讀 注音 ㄇㄧㄠˋ ㄕㄡˇ ㄏㄨㄟˊ ㄔㄨㄣ 漢語拼音 miào shǒu huí chūn 釋義 「妙手」,技能高超的人。語出晉.蔡洪〈圍棋賦〉。「回春」,冬盡春來,比喻使病危者復生。※語或出宋.蘇軾〈浪淘沙.昨日出東城〉詞。「妙手回春」比喻醫師的醫術高明,能治好重病。後亦用於比喻將頹勢扭轉過來。△「著手成春」、「起死回生」 典源 1、「妙手」:晉.蔡洪〈圍棋賦〉(據《藝文類聚.卷七四.巧藝部.圍棋》引) 命班、爾1>之妙手,制朝陽之柔木;取坤象2>於四方,位將軍3>乎五岳4>。然後畫路表界,立質朱文,曲直有正,方而不圓。 〔注解〕 (1) 班、爾:魯班、王爾。魯班,春秋時魯國的巧匠,生卒年不詳,相傳曾發明雲梯、刨等工具。王爾,古代的巧匠,生卒年不詳。 (2) 坤象:大地。 (3) 將軍:下棋時,攻擊對方的將、帥。 (4) 五岳:中岳嵩山、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恆山的合稱。 2、「回春」:※宋.蘇軾〈浪淘沙.昨日出東城〉詞(據《全宋詞.蘇軾》引) 昨日出東城,試探春情。牆頭紅杏1>暗如傾2>,檻內群芳芽未吐,早已回春。 綺陌斂香塵。雪霽前村。東君用意不辭辛。料想春光先到處,吹綻梅英。 〔注解〕 (1) 紅杏:紅色的杏花。 (2) 傾:倒。 典故說明 「妙手回春」係由「妙手」及「回春」二語組合而成。「妙手」是出自晉.蔡洪〈圍棋賦〉,下棋前要有好的棋具,由手藝如古代巧匠魯班、王爾的工匠,用上好的木材製作棋盤,然後擺好陣式,才開始棋局。文中以「妙手」形容工匠們的巧藝,後用來比喻技能高超的人。「回春」指春天重來,見用於宋.蘇軾〈浪淘沙.昨日出東城〉詞。詞裡描述蘇軾在冬天將盡之時,出門感受春天是否已經到來。一看人家牆頭上的杏花已呈暗紅,柵欄內的花都含苞待放,顯然春天早已來到。詞中的「回春」是指冬盡春來,大地又充滿生機,可借以比喻重獲生機。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「妙手回春」,比喻醫師的醫術高明,能治好重病。 書證 01.《官場現形記.第二○回》:「但是丸藥鋪門裡門外,足足掛著二三十塊匾額:什麼『功同良相』,什麼『扁鵲後生』,什麼『妙手回春』,什麼『是乃仁術』;匾上的字句,一時也記不清楚。」 02.清.汪嫈〈葆兒學醫詩以勉之〉詩:「慎

米珠薪桂

音讀 注音 ㄇㄧˇ ㄓㄨ ㄒㄧㄣ ㄍㄨㄟˋ 漢語拼音 mǐ zhū xīn guì 釋義 米如珍珠,柴如桂木。比喻物價昂貴。語本《戰國策.楚策三》。 典源 《戰國策.楚策三》 蘇秦1>之2>楚3>,三日乃得見乎王。談卒,辭而行。楚王曰:「寡人聞先生,若聞古人。今先生乃不遠千里4>而臨5>寡人,曾不肯留,願聞其說。」對曰:「楚國之食貴於玉,薪6>貴於桂7>,謁者8>難得見如鬼,王難得見如天帝。今令臣食玉炊桂,因9>鬼見帝。」王曰:「先生就舍10>,寡人聞命矣。」 〔注解〕 (1) 蘇秦:西元前?∼前317,字季子,洛陽人,戰國時縱橫家。與張儀同學於鬼谷子。早年曾外出遊說,然窮困而歸,後佩六國相印,為縱約長,使秦不敢東出函谷關,達十五年之久。後客於齊,被殺。 (2) 之:往。 (3) 楚:國名。 周成王封熊繹於楚,春秋時稱王,為戰國七雄之一。領有今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及河南南部,後為秦所滅。 (4) 不遠千里:不以跋涉遠路為苦。形容來人的熱忱。見「不遠千里」。 (5) 臨:來到。 (6) 薪:作燃料的木材。 (7) 桂:指桂木,是一種珍貴的木材。桂,為木犀的別名。木犀科木犀屬,灌木或小喬木。葉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,背面有網脈,先端尖或漸尖。花白色或淡黃色,果實核果或漿果,藍色。因花蕊如金色的粟點綴在枝頭,故亦稱為「金粟」。專供觀賞,花可用為香料及潤髮。亦稱為「木樨」、「丹桂」、「桂花」。 (8) 謁者:通報與接待賓客的近侍。 (9) 因:憑藉、依靠。 (10) 就舍:前往賓館。舍,音ㄕㄜˋ。 典故說明 桂木,是一種專門用來觀賞的珍貴植物。「米珠薪桂」則是形容米像珍珠,柴火像桂木一樣的昂貴,此語出於蘇秦對楚王說的一段話。蘇秦是戰國時代著名的說客,據《戰國策.楚策三》載,有一次他到楚國去,等了三天才見到楚王。在與楚王談話結束後,蘇秦便要辭行,楚王說:「我對您仰慕已久,您今天既然願意不遠千里而來見我,為什麼不肯留下來呢?」蘇秦回答:「你們楚國的食物比玉石還貴,柴火比桂木還值錢,您的傳令者像鬼那麼難見到,大王您更有如天帝一般,一面難求。您今天要我留下,難道要我吃玉石,燒桂木,並且靠著那些鬼以見您一面嗎?」蘇秦此話是指責楚王對他不夠

名韁利鎖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ㄐㄧㄤ ㄌㄧˋ ㄙㄨㄛˇ 漢語拼音 míng jiāng lì suǒ 釋義 功名的韁繩和利祿的鎖鏈。比喻人受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。#語本《漢書.卷一○○.敘傳上》。 典源 #《漢書.卷一○○.敘傳上》1> 嗣雖修儒學,然貴老嚴之術。桓生欲借其書,嗣報曰:「若夫嚴子者,絕聖棄智,修生保真,清虛澹泊,歸之自然,獨師友造化,而不為世俗所役者也。漁釣於一壑,則萬物不奸其志;栖遲於一丘,則天下不易其樂。不絓聖人之罔,不嗅驕君之餌,蕩然肆志,談者不得而名焉,故可貴也。今吾子已貫2>仁誼之羈絆,繫名聲之韁3>鎖,伏4>周、孔5>之軌躅6>,馳顏、閔7>之極摯8>,既繫攣9>於世教10>矣,何用大道為自眩曜11>?昔有學步於邯鄲者,曾未得其髣髴,又復失其故步,遂匍匐而歸耳!恐似此類,故不進。」嗣之行己持論如此。 〔注解〕 (1) 典故或見於漢.東方朔〈與友人書〉、宋.柳永〈夏雲峰.宴堂深〉詞。 (2) 貫:通「慣」,習慣。 (3) 韁:音ㄐ|ㄤ,繫馬的繩子。 (4) 伏:佩服、信服。通「服」。 (5) 周、孔:周公(?∼西元前1105),姓姬名旦,周文王的兒子,武王的弟弟。輔佐武王伐紂,封於魯。武王崩,又佐成王攝政,東征平定三叔之亂,滅五十國,奠定東南,歸而制禮作樂,天下大治。孔子(西元前551∼前479),名丘,字仲尼,春秋魯人。生有聖德,學無常師,相傳曾問禮於老聃,學樂於萇弘,學琴於師襄。初仕魯,為司寇,攝行相事,魯國大治。後周遊列國十三年,不見用,年六十八,返魯,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。有弟子三千,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,開平民教育先河,後世尊為至聖先師。 (6) 軌躅:車輪輾過的痕跡,比喻前人的遺範。躅,音ㄓㄨˊ。 (7) 顏、閔:顏回(西元前521∼前490),字子淵,春秋魯人,孔子弟子。天資明睿,貧而好學,於弟子中最賢,孔子稱其不遷怒,不貳過。後世稱為復聖,列於孔門德行科。閔子騫(西元前536∼前487)名損,字子騫,春秋魯人。孔子弟子,以孝友聞,和顏回同列德行科。 (8) 極摯:所達到的最高境界。 (9) 繫攣:戀念不捨。攣,音ㄌㄩㄢˊ,通「戀」。 (10) 世教:當世的正統思想、禮教,此指周公、孔子之儒教。

名落孫山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ㄌㄨㄛˋ ㄙㄨㄣ ㄕㄢ 漢語拼音 míng luò sūn shān 釋義 孫山,宋朝人,應試考中最後一名。「名落孫山」,名落於孫山之後,指應考不中。#典出宋.范公偁《過庭錄》。 典源 #宋.范公偁《過庭錄》 吳人孫山,滑稽才子也。赴舉1>他郡,鄉人託以子偕2>往,鄉人子失意3>,山綴榜末先歸。鄉人問其子得失4>,山曰:「解名盡處是孫山,賢郎更在孫山外。」 〔注解〕 (1) 赴舉:趕赴考試。 (2) 偕:音ㄒ|ㄝˊ,共同、一起。 (3) 失意:不如意、不得志,指應考不中。 (4) 得失:成敗,此指考試結果。 〔參考資料〕 另可參考:《大酒清話.孫山得解》(據《類說.卷五五》引) 典故說明 宋朝時吳地有個讀書人叫孫山,他很聰明,生性風趣幽默,又頗有才氣,因此人家都叫他做「滑稽才子」。有一年,他要到別郡參加考試,因為同鄉某人的兒子也要參加,於是就作伴前往。放榜的結果,同鄉人的兒子並沒有考取,而孫山則是名列榜單的最後一名。等孫山先起程回鄉後,同鄉人向他探問自己的兒子考得如何,孫山回答說:「榜上的最後一名是我孫山,而你的兒子更落在孫山的後面呢!」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名落孫山」,用來暗喻應考者落於榜單之外,指應考不中。 書證 01.《官場現形記.第五四回》:「等到出榜,名落孫山,心上好不懊惱!」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指應考不中。 使用類別 用在「應試未取」的表述上。 例  句 01 你平時不努力,難怪幾次考試都名落孫山。 02 他成績那麼好,卻名落孫山,真是令人感到意外。 03 我已有心理準備,此次考試縱然名落孫山,也不氣餒。 04 參加考試,即使名落孫山,也不應灰心,再接再厲,下次再來! 05 一次考試名落孫山有什麼關係?我要急起直追,下次非金榜題名不可。 06 今年你雖然名落孫山,但只要下定決心,努力用功,明年一定會考取。 辨識 近義: 榜上無名,曝鰓龍門 反義: 金榜題名,魚躍龍門,雁塔題名 參考詞語 參考詞語︰ 孫山之外 注音︰ ㄙㄨㄣ ㄕㄢ ㄓ ㄨㄞˋ 漢語拼音︰ sūn shān zhī wài 釋義︰ 即「名落孫山」。見「名落孫山」條。 01.清.無名氏《人中

名副其實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ㄈㄨˋ ㄑㄧˊ ㄕˊ 漢語拼音 míng fù qí shí 釋義 名聲或名稱與實際相符合。#語本《後漢書.卷七○.鄭孔荀列傳.孔融》。△「名不虛傳」 典源 #《後漢書.卷七○.鄭孔荀列傳.孔融》1> 操故書激厲融曰:「蓋聞唐虞之朝,有克讓之臣,故麟鳳來而頌聲作也。……昔廉、藺小國之臣,猶能相下;寇、賈倉卒武夫,屈節崇好;光武不問伯升之怨;齊侯不疑射鉤之虜。夫立大操者,豈累細故哉!往聞二君有執法之平,以為小介,當收舊好;而怨毒漸積,志相危害,聞之憮然,中夜而起。昔國家東遷,文舉2>盛歎鴻豫3>名實相副,綜達經學,出於鄭玄4>,又明《司馬法》5>,鴻豫亦稱文舉奇逸博聞,誠怪今者與始相違。孤與文舉既非舊好,又於鴻豫亦無恩紀,然願人之相美,不樂人之相傷,是以區區思協歡好。又知二君群小所搆,孤為人臣,進不能風化海內,退不能建德和人,然撫養戰士,殺身為國,破浮華交會之徒,計有餘矣。」 〔注解〕 (1) 典故或見於晉.魚豢《魏略》。 (2) 文舉:孔融(西元153∼208),字文舉,東漢曲阜人,孔子二十世孫。有俊才,為建安七子之一,拜大中大夫,後為曹操所殺。 (3) 鴻豫:郗(ㄔ)慮,字鴻豫,東漢高平人,生卒年不詳。少受學於鄭玄,官至御史大夫。與孔融相處不睦,曹操曾以書和解之。後操對融嫌忌益深,郗慮上奏構成其罪,融與其妻兒均被誅。 (4) 鄭玄:西元127∼200,字康成,東漢高密人。為經學大家,箋注《詩經》、《周禮》、《儀禮》、《禮記》等書,為漢學家所尊。 (5) 《司馬法》:戰國時,齊威王命諸臣集古代兵法而成的兵書。 〔參考資料〕  晉.魚豢《魏略》(據《三國志.卷一一.魏書.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.王修》裴松之注引) 太祖甚然之,乃與脩書曰:「君澡身浴德,流聲本州,忠能成績,為世美談,名實相副,過人甚遠。孤以心知君,至深至熟,非徒耳目而已也。察觀先賢之論,多以鹽鐵之利,足贍軍國之用。昔孤初立司金之官,念非屈君,餘無可者。……」 典故說明 「名副其實」原作「名實相副」。據《後漢書.卷七○.鄭孔荀列傳.孔融》載,東漢末建安年間,曹操東征西討,戰功彪炳,權勢極大,但恃才傲物的孔融卻對他多所非議,常常針對時政上書給曹操,一點也不客氣。日子久了,曹操對他也有點不

名列前茅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ㄌㄧㄝˋ ㄑㄧㄢˊ ㄇㄠˊ 漢語拼音 míng liè qián máo 釋義 茅,通「旄」。旄,旄牛。前茅,古代行軍打仗時,前行的兵士所拿的竿頂用旄牛尾裝飾的指揮旗幟。一說茅即茅草,春秋時代楚國行軍,有人拿著茅草當旗幟走在軍隊前面,或擔任斥候。「名列前茅」,指其名列於隊伍前面。語本《左傳.宣公十二年》。後用「名列前茅」比喻成績優異,名次排在前面。△「獨占鰲頭」 典源 《左傳.宣公十二年》 夏,六月,晉師救鄭。荀林父將中軍,先縠佐之;士會將上軍,郤克佐之;趙朔將下軍,欒書佐之。趙括、趙嬰齊為中軍大夫,鞏朔、韓穿為上軍大夫,荀首、趙同為下軍大夫,韓厥為司馬。及河,聞鄭既及楚平,桓子欲還,曰:「無及於鄭而勦民,焉用之?楚歸而動,不後。」隨武子曰:「善。會聞用師,觀釁而動。德刑政事典禮不易,不可敵也,不為是征。楚軍討鄭,怒其貳而哀其卑,叛而伐之,服而舍之,德刑成矣。伐叛,刑也;柔服,德也。二者立矣。昔歲入陳,今茲入鄭,民不罷勞,君無怨讟,政有經矣。荊尸而舉,商、農、工、賈不敗其業,而卒乘輯睦,事不奸矣。蒍敖1>為宰2>,擇楚國3>之令典4>,軍行,右轅5>,左追蓐6>,前茅7>慮無8>,中權9>,後勁10>,百官象物而動11>,軍政不戒而備,能用典矣。其君之舉也,內姓選於親,外姓選於舊。舉不失德,賞不失勞。老有加惠,旅有施舍。君子小人,物有服章,貴有常尊,賤有等威,禮不逆矣。德立,刑行,政成,事時,典從,禮順,若之何敵之?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,軍之善政也。兼弱攻昧,武之善經也。子姑整軍而經武乎,猶有弱而昧者,何必楚?仲虺有言曰:『取亂侮亡。』兼弱也。〈汋〉曰:『於鑠王師,遵養時晦。』耆昧也。〈武〉曰:『無競惟烈。』撫弱耆昧以務烈所,可也。」彘子曰:「不可。晉所以霸,師武臣力也。今失諸侯,不可謂力。有敵而不從,不可謂武。由我失霸,不如死。且成師以出,聞敵彊而退,非夫也。命有軍師,而卒以非夫,唯群子能,我弗為也。」以中軍佐濟。 〔注解〕 (1) 蒍敖:孫叔敖,春秋楚人,生卒年不詳。蒍賈之子。兒時於路上見兩頭蛇,聞人言,見此蛇者必死,自以為將死,而恐後人見之又死,乃殺而埋之。及長,性恭儉,代虞丘為楚相,施教導民,三月而楚大治。彼曾三得相而不喜,三去相而不

名正言順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ㄓㄥˋ ㄧㄢˊ ㄕㄨㄣˋ 漢語拼音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釋義 形容名分正當,言詞合理。語本《論語.子路》。後用「名正言順」指所做的事正當而合理,不容置疑。△「手足無措」 典源 《論語.子路》 子路曰:「衛君待子而為政,子將奚先?」子曰:「必也正名乎!」子路曰:「有是哉?子之迂也!奚其正?」子曰:「野哉由也!君子於其所不知,蓋闕如也。名1>不正,則言不順2>;言不順,則事不成;事不成,則禮樂不興;禮樂不興,則刑罰不中;刑罰不中,則民無所錯手足。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君子於其言,無所苟而已矣。」 〔注解〕 (1) 名:名分。名指一個人在社會上擁有的名位,分(ㄈㄣˋ)指他應盡的義務和應享的權利。 (2) 順:合理。 典故說明 春秋衛靈公死後,衛人立蒯聵(ㄎㄨㄞˇ ㄎㄨㄟˋ)之子輒,是為出公。這一年的六月,趙鞅將蒯聵納於衛國的戚地,與輒對立。直到出公五年,衛君輒始終違抗父親蒯聵,諸侯們屢次以這件事責備衛國。這時孔子門人子路等多在衛國任職,衛君輒想要請孔子主持政治。於是子路問孔子:「如果您去主政,要先從哪裡下手?」因為衛國正處於一個君不君、臣不臣、父不父、子不子,名實錯亂的局面,孔子根本無意輔佐出公,所以說:「如果非做不可的話,就從正名入手吧。」並且說出「名不正,則言不順」,意思是說:名分不止,所說的話就不合道理。而孔子所講的此一席話見於《論語.子路》。後來「名正言順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所做的事正當而合理,不容置疑。 書證 01.宋.蘇軾〈太常少卿趙瞻可戶部侍郎敕〉:「先王之論理財也,必繼之以正辭。名正而言順,則財可得而理,民可得而正。」 02.《續資治通鑑.卷一一一.宋紀一一一.高宗紹興二年》:「方其批付三省,合稱御筆;三省奉而行之,則合稱聖旨;然後名正言順。」 03.元.鄭光祖《倩女離魂.第二折》:「老夫人許了親事,待小生得官回來,諧兩姓之好,卻不名正言順?你今私自趕來,有玷風化,是何道理?」 04.《三國演義.第七三回》:「今曹操專權,百姓無主;主公仁義著於天下,今已撫有兩川之地,可以應天順人,即皇帝位,名正言順,以討國賊。」 05.明.王守仁《傳習錄.卷上.中庸首章》:「則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,名正言順,

名不副實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ㄅㄨˋ ㄈㄨˋ ㄕˊ 漢語拼音 míng bù fù shí 釋義 空有虛名,不合實際。#語本《漢書.卷九九.王莽傳上》。△「有名無實」 典源 #《漢書.卷九九.王莽傳上》1> 莽乃起*事,上書言:「臣以元壽二年六月戊午倉卒之夜,以新都侯引入未央宮;庚申拜為大司馬,充三公位;元始元年正月丙辰拜為太傅,賜號安漢公,備四輔官;今年四月甲子復拜為宰衡,位上公。臣莽伏自惟,爵為新都侯,號為安漢公,官為宰衡、太傅、大司馬,爵貴號尊官重,一身蒙大寵者五,誠非鄙臣所能堪。據元始三年,天下歲已復,官屬宜皆置。《穀梁傳》2>曰:『天子之宰,通于四海。』臣愚以為,宰衡3>官以正百僚、平海內為職,而無印信4>,名實不副。臣莽無兼官之材,今聖朝既過誤而用之,臣請御史刻宰衡印章曰『宰衡太傅大司馬印』,成,授臣莽,上太傅與大司馬之印。」太后詔曰:「可。韍如相國,朕親臨授焉。」莽乃復以所益納徵錢千萬,遺與長樂長御奉共養者。 〔注解〕 (1) 典故或見於漢.彌衡〈鸚鵡賦〉。 (2) 《穀梁傳》:書名。戰國穀梁赤所撰。晉范甯作集解,唐楊士勛為之疏,清鍾文烝著穀梁補注。為春秋三傳之一。 (3) 宰衡:伊尹為阿衡,周公為太宰。漢帝兼采伊尹、周公的稱號,加王莽號為「宰衡」,位上公。後世沿用為宰相的通稱。 (4) 印信:政府機關使用的印章。有印、關防、鈐記、國璽、職章等類別。 〔參考資料〕  漢.彌衡〈鸚鵡賦〉(據《文選.卷一三.賦.鳥獸上》引) 嗟祿命之衰薄,奚遭時之險巇?豈言語以階亂,將不密以致危?痛母子之永隔,哀伉儷之生離。匪餘年之足惜,慜眾雛之無知。背蠻夷之下國,侍君子之光儀。懼名實之不副,恥才能之無奇。羨西都之沃壤,識苦樂之異宜。懷代越之悠思,故每言而稱斯。 典故說明 「名不副實」典源作「名實不副」。「名」指名聲、名義,「實」指實際的情形,名和實如果一致,那就是「名副其實」,但是如果不能互相配合,那就是「名不副實」了。古人十分重視「名」、「實」的重要性,如《論語.子路》:「子曰:『必也正名乎!』」又言︰「名不正,則言不順;言不順,則事不成。」就是孔子強調要辨正名義,使名實相符,如此一來,做事才會成功。在所引典源《漢書.卷九九.王莽傳上》中,王莽為了篡奪漢室,所以千方百計地為自己鋪路。

名不虛傳

音讀 注音 ㄇㄧㄥˊ ㄅㄨˋ ㄒㄩ ㄔㄨㄢˊ 漢語拼音 míng bù xū chuán 釋義 名聲與實際相符,而非徒有虛名。※◎語或本《史記.卷七五.孟嘗君列傳》。△「名副其實」 典源 ※◎1《史記.卷七五.孟嘗君傳》 太史公1>曰:「吾嘗過薛2>,其俗閭里3>率多暴桀子弟,與鄒、魯4>殊。問其故,曰:『孟嘗君5>招致天下任俠,姦人入薛中,蓋六萬餘家矣。』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,名不虛矣。」 〔注解〕 (1) 太史公:指司馬遷(西元前145∼前86),字子長,西漢時人。生於龍門,年輕時遊歷宇內,四十二歲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,並承遺命著述。因辯護李陵降匈奴事,觸怒武帝下獄,受腐刑。後為中書令,完成《史記》,為紀傳體之祖,亦為通史著作之祖。 (2) 薛:春秋時國名,地約在今山東省滕縣東南。 (3) 閭里:鄉里。 (4) 鄒、魯:鄒,春秋時邾國,地約在今山東省鄒縣,戰國時改為鄒,為楚所滅。魯,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,地約在今山東省滋陽縣、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,以曲阜為國都,後為楚國所滅。 (5) 孟嘗君:指田文,戰國時齊之公族,生卒年不詳。相齊,封於薛,孟嘗君為其稱號。好養賢士,食客數千人。 ※ ◎2《史記.卷一二四.遊俠列傳.序》 自秦以前,匹夫之俠,湮滅不見,余甚恨之。以余所聞,漢興有朱家、田仲、王公、劇孟、郭解之徒,雖時扞當世之文罔,然其私義廉絜退讓,有足稱者。名不虛立,士不虛附。 典故說明 「名不虛傳」原作「名不虛」。戰國時,齊國公子孟嘗君愛好養士,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。在他擔任上卿時,受封古代薛國之地,約在今山東省滕縣附近。司馬遷在撰寫《史記》時,曾在孟嘗君的傳記後寫下自己的看法。他說自己曾經到過薛地,發現這個地方的人比較凶悍、殘暴,和附近鄒、魯地方的人不一樣。問了人,才知道原來這是因為孟嘗君喜歡養士,許多人慕名而來,移居的人數約有六萬多戶,結果使得薛地龍蛇雜處。可見他果真是與傳說中愛好賓客的名聲相符,司馬遷因此說「名不虛矣」!典源又見《史記.卷一二四.遊俠傳.序》,內容則是表述自漢朝建立以來,有不少知名的俠義之士,像朱家、田仲、王公等人,他們雖然經常違背法律的規範,但因為廉節、有義氣,又懂得謙讓,因而贏得世人的稱頌,絕非空有其名,所以值得為他們立傳。

目瞪口呆

音讀 注音 ㄇㄨˋ ㄉㄥˋ ㄎㄡˇ ㄉㄞ 漢語拼音 mù dèng kǒu dāi 釋義 形容受驚或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樣子。語本唐.皇甫枚《三水小牘.卷下.夏侯禎黷女靈皇甫枚為禱乃免》。△「呆若木雞」 典源 唐.皇甫枚《三水小牘.卷下.夏侯禎黷女靈皇甫枚為禱乃免》 汝州魯山縣西六十里,小山間有祠曰「女靈觀」。其像獨一女子焉,低鬟嚬蛾,豔冶而有怨慕之色。……咸通末,余調補縣印吏,實尸嘗祭,與同舍生譙國夏侯禎偕行。祭畢,與禎縱觀祠內,禎獨眷眷不能去,乃索卮酒酹曰:「夏侯禎少年,未有配偶,今者仰覿靈姿,願為廟中掃除之隸,神其鑒乎!」既舍爵,乃歸。其夕1>,夏侯生惝恍2>不寐,若為陰靈所中。其僕來告,余走視之,則目瞪口噤3>不能言矣。余謂曰:「得非女靈乎?」禛頷焉。余命吏載楮鏹,潔尊席而禱……奠訖,夏侯生康豫如故。 〔注解〕 (1) 夕:夜晚。 (2) 惝恍:音ㄔㄤˇ ㄏㄨㄤˇ,迷糊不清的樣子。 (3) 噤:音ㄐ|ㄣˋ,閉嘴不能言語。 典故說明 「目瞪口呆」原作「目瞪口噤」,語見唐.皇甫枚《三水小牘.卷下.夏侯禎黷女靈皇甫枚為禱乃免》。《三水小牘》的內容主要講述唐朝民間神異故事,其中一則說道:在汝州魯山縣西的小山裡有座「女靈觀」,供奉著一個女子,她的容貌妖嬌豔麗,但神色間流露著傷感怨懟。有一天,夏侯禎到廟裡參觀,被這尊神像吸引,遲遲不肯離去,他取酒祝禱說:「我夏侯禎年輕並且尚未娶親,今日見著您的丰姿,十分仰慕,我願意留在廟裡,作為掃除的僕役以侍奉您,希望您能夠成全。」當天晚上夏侯禎回去後,變得神智迷糊,無法入睡,像是被陰靈入侵。他的友人皇甫枚趕來探望,看到他瞪著雙眼,嘴巴緊閉不能出聲,一付呆滯的模樣。皇甫枚猜想應是在「女靈觀」中,他所說的話得罪了女神,於是趕緊代他向女神告解道歉,夏侯禎才恢復正常。在此文中,「目瞪口噤」是形容夏侯禎被陰靈入侵,瞪著眼睛,嘴巴緊閉的失神模樣。後來「目瞪口呆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受驚或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樣子。 書證 01.《三國演義.第八七回》:「(高)定大罵曰:『汝如何寫書與諸葛丞相處,使反間之計害吾耶?』褒目瞪口呆,不能回答。」 02.元.無名氏《賺蒯通.第一折》:「我氣概威嚴,賜我酒一斗,生豚一肩。被俺一啖而盡,嚇得項王目瞪口呆,動彈

目無全牛

音讀 注音 ㄇㄨˋ ㄨˊ ㄑㄩㄢˊ ㄋㄧㄡˊ 漢語拼音 mù wú quán niú 釋義 眼中沒有整頭牛的形體,比喻道的修養不受外形限制的境界。典出《莊子.養生主》。後用「目無全牛」比喻技藝純熟高超。△「庖丁解牛」、「善刀而藏」、「遊刃有餘」、「躊躇滿志」 典源 《莊子.養生主》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,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,膝之所踦,砉然嚮然,奏刀騞然,莫不中音。合於桑林之舞,乃中經首之會。文惠君曰:「譆,善哉!技蓋至此乎?」庖丁釋刀對曰:「臣之所好者道也,進乎技矣。始臣之解牛1>之時,所見无非〔全〕牛者。三年之後,未嘗見全牛也。方今之時,臣以神遇2>而不以目視,官知3>止而神欲行。依乎天理,批大卻,導大窾,因其固然,技經肯綮之未嘗,而況大軱乎!良庖歲更刀,割也;族庖月更刀,折也。今臣之刀十九年矣,所解數千牛矣,而刀刃若新發於硎。彼節者有閒,而刀刃者无厚;以无厚入有閒,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,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。雖然,每至於族,吾見其難為,怵然為戒,視為止,行為遲。動刀甚微,謋然已解,如土委地。提刀而立,為之四顧,為之躊躇滿志,善刀而藏之。」文惠君曰:「善哉!吾聞庖丁之言,得養生焉。」 〔注解〕 (1) 解牛:分卸牛的肢體。 (2) 神遇:從精神去接觸事物。 (3) 官知:感官知覺。知,音ㄓ。 典故說明 先秦哲學家莊子喜歡用寓言來啟發人們的智慧,他在〈養生主〉這篇文章中,就用了一則「庖丁解牛」的寓言,來讓人們了解理想的人生觀到底是什麼。這則寓言的內容大意是說:庖丁為文惠君分卸一頭牛的肢體,不僅動作像最美妙的舞蹈,所發出的聲音更像是最好聽的音樂。文惠君不由讚嘆地問:「你是怎麼辦得到的?」庖丁說他所喜歡的是「道」,已經比技巧更進了一步。剛開始解牛的時候,眼睛所看的無非就是頭牛,根本無從下手。三年之後,才有所領略,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結構。到了現在,已可以不藉用目視,純粹運用精神感覺來動刀了。循著牛體天然的組織結構,削劈筋骨間的空隙,然後把刀子引向骨節的孔穴,牛就分卸完成了。在這個過程中,連牛體脈絡相連以及筋骨結合的地方都未曾觸及,更不用說會去傷到大骨頭了。一般好一點的廚子,每年要換一把刀,因為他用切割的方式來解牛;普通一點的廚子,每月要換一把刀,因為他用硬砍的方式來解牛。以硬踫硬

目空一切

音讀 注音 ㄇㄨˋ ㄎㄨㄥ ㄧ ㄑㄧㄝˋ 漢語拼音 mù kōng yī qiè 釋義 形容人高傲自大,什麼都不放在眼裡。※#語或本宋.陳亮《陳亮集.卷一六.題跋.題喻季直文編》。△「目中無人」、「旁若無人」 典源 ※#宋.陳亮《陳亮集.卷一六.題跋.題喻季直文編》1> 烏傷固多士,而稱雄於其間者,余熟其四人焉,蓋非特烏傷之雄也。喻叔奇於人煦煦有恩意,能使人別去三日,念之輒不釋。其為文精深簡雅,讀之愈久而意若新。何茂恭目空四海,獨能降意2>於一世豪傑,而士亦樂親之。其文奇壯精緻,反覆開闔,而卒能自闡其意者。陳德先舉一世不足以當其意,而人亦不願從之游,然其文清新勁麗,要不可少。喻季直遇人無親疏貴賤皆與之盡,而於余尤好。其文蔚茂馳騁,蓋將包羅眾體,而一字不苟,讀之亹亹而無厭也。 〔注解〕 (1) 典故或見於宋.蘇軾〈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〉詩。 (2) 降意:屈意、降心相從。 〔參考資料〕  宋.蘇軾〈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〉詩(據《蘇東坡全集.後集.卷三》引) 天人幾何同一漚,謫仙非謫乃其游。麾斥八極隘九州,化為兩鳥鳴相酬。一鳴一止三千秋,開元有道為少留,縻之不可矧肯求?西望太白橫峨岷,眼高四海空無人。大兒汾陽中令君,小兒天台坐忘真。生年不知高將軍,手汙吾足乃敢瞋,作詩一笑君應聞。 典故說明 「目空一切」原作「目空四海」。宋朝的陳亮在〈題喻季直文編〉一文中,提到烏傷一地和他相熟的四個讀書人:喻叔奇的文章精深簡雅,愈讀愈有新意。何茂恭「目空四海」,自視甚高,什麼都不放在眼裡,但是對豪傑之士還是能降低自己的身分,以禮相待,所以讀書人也很樂意親近他。他的文章奇壯精緻,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。陳德先的文章清新勁麗,花樣不少。喻季直的文章華美活躍,反覆閱讀也不厭倦。後來「目空一切」這句成語,可能就從這裡的「目空四海」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人高傲自大,什麼都不放在眼裡。 書證 01.《鏡花緣.第一八回》:「誰知腹中雖離淵博尚遠,那目空一切,旁若無人光景,卻處處擺在臉上。」 02.《鏡花緣.第五二回》:「但他恃著自己學問,目空一切,每每把人不放眼內。」 03.清.翁方綱《石洲詩話.卷三》:「觀吳孟舉所作序,對針嘉、隆人一種吞剝唐人之習,立言頗為有見,而及觀其中間所選,則是目空一切,不顧涵養之一莽夫

目光如炬

音讀 注音 ㄇㄨˋ ㄍㄨㄤ ㄖㄨˊ ㄐㄩˋ 漢語拼音 mù guāng rú jù 釋義 眼光火炬般光亮,形容人怒視。語出《南史.卷一五.檀道濟列傳》。後用「目光如炬」形容目光有神。亦用於比喻見事透澈,識見遠大。△「目光如電」、「自壞長城」、「萬里長城」 典源 《南史.卷一五.檀道濟列傳》 道濟1>見收2>,憤怒氣盛,目光如炬,俄爾3>間引飲一斛4>。 乃脫幘5>。 投地,曰:「乃壞汝萬里長城6>。」魏人聞之,皆曰「道濟已死,吳子輩不足復憚。」自是頻歲南伐,有飲馬長江之志。 〔注解〕 (1) 道濟:檀道濟(?∼西元436),南朝宋高平金鄉(今山東省金鄉縣)人。東晉末追隨武帝劉裕平京城,攻後秦,功業彪炳。文帝時,又率眾北伐,有威名,魏人憚之。後因朝廷疑忌之,被殺。官至司空。 (2) 見收:被拘捕進牢。見,被,用在動詞前,表示被動。 (3) 俄爾:不久。 (4) 斛:音ㄏㄨˊ,量詞。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。十斗為一斛,後改作五斗為一斛。 (5) 幘:音ㄗㄜˊ,古代用來包裹頭髮的布巾。 (6) 壞汝萬里長城:比喻策略失當,導致本身所擁有的優勢,全然消失。萬里長城,比喻國家的棟梁。見「自壞長城」、「萬里長城」。 典故說明 據《南史.卷一五.檀道濟列傳》載,南北朝時,宋國有位大將名叫檀道濟,他曾追隨武帝劉裕北伐,立下不少汗馬功勞。武帝死後,文帝即位,仍任命檀道濟征討北魏,又屢建奇功。由於他功業彪炳,官位升至司空,權勢極大,他的幾個兒子也都掌管兵權。然而樹大招風,他的功高望重引起皇帝及朝中其他大臣的猜忌。一日,皇帝以議事為由,傳喚他進宮,卻乘機將他捕捉下獄,並且派人殺了他的家人及親信。檀道濟在牢獄之中,知道自己這回必定難逃死劫,急怒攻心,眼中發出如火炬般熊熊火焰,又氣又恨地把一大斛酒一飲而盡,然後脫下頭巾重擲在地,咬牙大罵:「你是在毀掉自己的萬里長城啊!」這件事傳出之後,北魏人就謠傳說:「道濟已死,其餘的南方人都不足畏!」果然就肆無忌憚地南侵。「目光如炬 」這句成語即出於此,原是形容人怒視時的眼光;後來也用來形容目光有神,或比喻見事透澈,識見遠大。 書證 01.《南史.卷一五.檀道濟列傳》:「道濟見收,憤怒氣盛,目光如炬,俄爾間引飲一斛。」(源) 02.《周書

目光如豆

音讀 注音 ㄇㄨˋ ㄍㄨㄤ ㄖㄨˊ ㄉㄡˋ 漢語拼音 mù guāng rú dòu 釋義 眼光像豆子那樣小。形容目光短淺,見識狹窄。※語或本清.錢謙益《列朝詩集小傳.丁集下.茅待詔元儀》。△「眸子如豆」 典源 ※清.錢謙益《列朝詩集小傳.丁集下.茅待詔元儀》 元儀,字止生,歸安人。……止生自負經奇,恃氣凌人,語多誇大。能知之者,惟高陽與余,而止生目中亦無餘子。世所推名流正人,深衷厚貌1>,修飾邊幅2>,眼光如豆,寧足與論天下士哉!止生為詩文,才氣蜂涌,搖筆數千言,倚待立就。而其大志之所存者,則在乎籌進取,論匡復,畫地聚米,決策制勝。 〔注解〕 (1) 深衷厚貌:比喻人外貌似忠厚,而內心實不可測。 (2) 修飾邊幅: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。見「修飾邊幅」。 典故說明 「目光如豆」指眼光像豆子那樣小。見於清錢謙益描述茅元儀的文章中。錢謙益,字受之,號牧齋,詩文在當時頗有盛名。所著《列朝詩集小傳》,選錄明代二百餘年間,二千多家詩人的代表作,並替每位詩人寫了簡短扼要的小傳,提供許多珍貴的史料和線索。其中記載《武備志》的作者茅元儀,少有雄才,自恃甚高,卻被庸奸所忌,悲憤縱酒而死。錢謙益感歎世人所推崇的名流正人,許多都貌似忠厚,其實內心深不可測,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,眼光短淺,見識狹窄。茅元儀的知己,卻只有錢謙益和高陽而已,心中無限感慨。後來「目光如豆」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形容目光短淺,見識狹窄。 書證 01.清.阮元〈問字堂集贈言〉:「唐元宗、宋真宗等仍是漢武故智,以致宋元以來,目光如豆之儒,啟口即詈封禪,是豈知司馬子長、司馬相如之學者哉?」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目光短淺,見識狹窄。 使用類別 用在「見識淺陋」的表述上。 例  句 01 一個人要立足於長遠,不能目光如豆。 02 目光如豆的經營者,勢必會被淘汰。 03 你真是目光如豆,不然怎麼會做這種決定? 04 身為一個領導人,要從大處著眼,不能目光如豆。 05 那個目光如豆的傢伙,未來是不會有太大成就的。 06 許多企業家目光如豆,只顧眼前利益而未能著眼於未來。 07 這些目光如豆的人,每天都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鬧鬧。 08 一個人如果目光如豆,日後必然會為現在的決定懊悔不已。 09 我

目中無人

音讀 注音 ㄇㄨˋ ㄓㄨㄥ ㄨˊ ㄖㄣˊ 漢語拼音 mù zhōng wú rén 釋義 眼中除自己外,沒有他人。形容人高傲自大,瞧不起別人。※語或出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一三》。△「目空一切」、「旁若無人」 典源 ※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一三》 休說是世上有的物件,他要時定要尋來,便是天上的星,河裡的月,也恨不得爬上天,捉將下來,鑽入河撈將出去。似此情狀,不可勝數。又道是:「棒頭出孝子,筋頭出忤逆!」為是嚴家夫妻養嬌了這孩兒,到得大來,就便目中無人,天王也似的大了。卻是為他有錢財使用,又好結識那一班慘刻狡猾沒天理的衙門中人。多只是奉承過去,那個敢與他一般見識。 典故說明 「目中無人」就是說眼中除自己外,沒有他人。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一三》記載一段這樣的故事:明代正德年間,松江府有一對嚴姓夫婦,因晚年得子,所以對這兒子寵愛有加,百般呵護。因此,當這小孩長大後,卻只曉得賭錢及結交一些酒肉朋友,養成了「目中無人」的惡習,以為自己就像天王一樣。後來竟連自己的父親都以拳腳相向,乃致夫婦二人相當傷心難過。關於「無人」的說法出現頗早,如《世說新語.豪爽》中記載了王胡之,是晉代時頗具才氣的人,又是宰相謝安好友。一日他在謝安家作客,大家在杯觥之間,以吟頌詩辭助興。當吟詠至〈九歌.少司命〉的「入不言兮出不辭,乘回風兮載雲旗」時,王胡之向座中諸人說:「當爾時,覺一坐無人。」意思是說這兩句話,讓人有飄然神往的感受,所以有「無人」的感覺。這裡的「無人」是形體消失的一種感覺,和「目中無人」的「無人」意思不盡相同。「目中無人」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人高傲自大,瞧不起別人。   書證 01.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一三》:「為是嚴家夫妻養嬌了這孩兒,到得大來,就便目中無人,天王也似的大了。」(源) 02.《紅樓夢.第一○回》:「秦鐘不過是賈蓉的小舅子,又不是賈家的子孫,附學讀書,也不過和我一樣。他因仗著寶玉和他好,他就目中無人。」 03.《三俠五義.第七八回》:「不想白玉堂心高氣傲,又是奉旨,又是相諭,多大的威風,多大的膽量;本來又仗著自己的武藝。他便目中無人。」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人高傲自大,瞧不起別人。貶義。  使用類別 用在「傲慢狂妄」的表述上。  例  句 0

目不識丁

音讀 注音 ㄇㄨˋ ㄅㄨˋ ㄕˋ ㄉㄧㄥ 漢語拼音 mù bù shì dīng 釋義 連「丁」字都不認識。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。#語本《舊唐書.卷一二九.張延賞列傳》。△「不學無術」、「胸無點墨」 典源 #《舊唐書.卷一二九.張延賞列傳》 弘靖之入幽州也,薊人無老幼男女,皆夾道而觀焉。河朔軍帥冒寒暑,多與士卒同,無張蓋安輿之別。弘靖久富貴,又不知風土,入燕之時,肩輿於三軍之中,薊人頗駭之。弘靖以祿山、思明之亂,始自幽州,欲於事初盡革其俗,乃發祿山墓,毀其棺柩,人尤失望。從事1>有韋雍2>、張宗厚3>數輩,復輕肆嗜酒,常夜飲醉歸,燭火滿街,前後呵叱4>,薊5>人所不習之事。又雍等詬責吏卒,多以反虜名之,謂軍士曰:「今天下無事,汝輩挽得兩石6>力弓,不如識一丁字。」軍中以意氣自負,深恨之。 〔注解〕 (1) 從事︰職官名。漢刺史佐吏,通稱為州從事,歷代因其制,宋廢。 (2) 韋雍:唐朝人,生卒年不詳。曾為太子賓客。張弘靖為幽州節度使時,其為觀察判官,攝監察御史。主政其間,與張弘靖多改習俗,引起當地居民不滿,憤而起亂,遭叛民捕殺。 (3) 張宗厚:唐朝人,生卒年不詳。為張弘靖任幽州節度使之從官,與韋雍等俱遭叛民殺害。 (4) 呵叱:大聲責罵。叱,音ㄔˋ。 (5) 薊:地名。唐玄宗開元十八年置,治所在漁陽,約當今河北省薊縣。 (6) 石:音ㄉㄢˋ,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。 〔參考資料〕 另可參考:《新唐書.卷一二七.張嘉貞列傳》 典故說明 「目不識丁」原作「不識一丁」。據《舊唐書.卷一二九.張延賞列傳》載,唐代時,張弘靖被任命為幽州節度使,掌管幽州地方的軍政。當他前往幽州上任時,當地百姓夾道觀看,看到他乘著轎子走在軍隊之中,大家都非常驚訝。因為當地的將軍都是與士兵一同日曬雨淋,從不坐轎子的,因此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。又因幽州為安祿山之亂的發起地,人民向來強悍尚武,張弘靖想改善當地的民風,便毀壞安祿山的墳墓,此舉更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。他的兩個從官韋雍、張宗厚行為囂張跋扈,常吃喝玩樂直到深夜,喝醉酒還要大隊人馬護送他們回家,燭火照得整條街通亮。看到不滿意的事就亂罵大叫,還對士兵說:「現在天下太平,你們會拉弓射箭有什麼用?還不如去認識一個『丁』字來得有用!」因為「丁」字是很

目不見睫

音讀 注音 ㄇㄨˋ ㄅㄨˋ ㄐㄧㄢˋ ㄐㄧㄝˊ 漢語拼音 mù bù jiàn jié 釋義 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。比喻見遠而不能見近。#語本《韓非子.喻老》。後亦用「目不見睫」比喻人無自知之明,不能看見自己的過失。 典源 #《韓非子.喻老》1> 楚莊王欲伐越,莊子諫曰:「王之伐越何也?」曰:「政亂兵弱。」莊子曰:「臣患2>智之如目也,能見百步之外,而不能自見其睫3>。王之兵自敗於秦、晉,喪地數百里,此兵之弱也。莊蹻為盜於境內,而吏不能禁,此政之亂也。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,而欲伐越,此智之如目也。」王乃止。故知之難,不在見人,在自見。故曰:「自見之謂明。」 〔注解〕 (1) 典故或見於《胡非子》。 (2) 患:憂慮、擔心。 (2) 睫:音ㄐ|ㄝˊ,長在上下眼瞼邊緣的細毛。 〔參考資料〕  《胡非子》(據《藝文類聚.卷一七.人部一.目》引) 目見百步之外,而不能見其眥。 典故說明 春秋時,楚莊王想要攻打越國,莊子就問他為什麼要攻打越國?他回答說:因為越國政亂兵弱。莊子聽了便說出他心裡的憂慮:「君王你的智慧正如眼睛一樣,可以看見百步之外的東西,卻不能看見自己的睫毛。楚國軍隊曾敗給秦、晉,因此喪失數百里的土地,這是兵弱。強盜莊蹻在楚境內四處作亂,官吏卻拿他沒辦法,這是政亂。君王你看不見自己國家的亂象,卻想攻打越國,這是見遠而不能見近。」於是楚莊王打消攻打越國的念頭。後來「目不見睫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見遠而不能見近。另外,《胡非子》:「目見百步之外,而不能見其眥。」也指見遠而不能見近的意思,只是用字不同。眥(ㄗˋ),眼眶。意指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眼眶。「目不見睫」亦用來比喻人無自知之明,不能看見自己的過失。《史記.卷四一.越王句踐世家》:「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,見毫毛而不見其睫也。」正用此意。 書證 01.宋.王安石〈再用前韻寄蔡天啟〉詩:「遠求而近遺,如目不見睫。」 02.宋.楊簡《慈湖遺書.卷八.家記二》:「斯事至易至簡,如輿薪其前,而人自不見;如鐘鼓震其旁,而人自不聞;如目不見睫,以其太近;如玉在其懷中,而終日奔走索諸外。」 03.宋.吳儆〈題新安僉廳拄笏亭〉詩:「高山如高人,可仰不可褻。山中老鉏犁,山前走車轍。終日對孱巖,如目不見睫。」 04.清.錢

目不交睫

音讀 注音 ㄇㄨˋ ㄅㄨˋ ㄐㄧㄠ ㄐㄧㄝˊ 漢語拼音 mù bù jiāo jié 釋義 睫,眼皮上下的細毛。「目不交睫」指眼皮不合攏,即完全不睡覺。比喻人忙碌或心情不安而不能入眠。#語本《史記.卷一○一.袁盎鼂錯列傳.袁盎》。 典源 #《史記.卷一○一.袁盎鼂錯列傳.袁盎》 淮南王至雍,病死,聞,上輟食,哭甚哀。盎入,頓首請罪。上曰:「以不用公言至此。」盎曰:「上自寬,此往事,豈可悔哉!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,此不足以毀名。」上曰:「吾高世行三者何事?」盎曰:「陛下居代時,太后嘗病,三年,陛下不交睫,不解衣,湯藥非陛下口所嘗弗進。夫曾參1>以布衣2>猶難之,今陛下親以王者脩之,過曾參孝遠矣。夫諸呂用事,大臣專制,然陛下從代乘六乘傳馳不測之淵,雖賁育之勇不及陛下。陛下至代邸,西向讓天子位者再,南面讓天子位者三。夫許由一讓,而陛下五以天下讓,過許由四矣。且陛下遷淮南王,欲以苦其志,使改過,有司衛不謹,故病死。」於是上乃解,曰:「將奈何?」盎曰:「淮南王有三子,唯在陛下耳。」於是文帝立其三子皆為王。盎由此名重朝廷。 〔注解〕 (1) 曾參:西元前505∼前436,春秋時魯國武城(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)人,字子輿。曾點之子,為孔子弟子。性至孝,相傳《大學》為其所述;又作《孝經》,以其學傳子思,子思傳孟子。後世尊稱為宗聖、曾子。 (2) 布衣:平民。 〔參考資料〕  另可參考:漢.荀悅《前漢紀.卷七.文帝紀上》 典故說明 西漢文帝劉□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,性格寬和,仁孝恭儉,廢除了許多殘酷的刑罰。袁盎則是文帝時的大臣,常能提出有益的建言。文帝時,淮南王劉長自恃為宗室親族,不把朝廷放在眼裡,數度抗旨,無視於法制的存在。據《史記.卷一○一.袁盎鼂錯列傳.袁盎》載,當時袁盎就曾預言此人將危害社稷,但為顧及宗室之情,文帝未加以制裁。後來淮南王果真起兵謀反,文帝平亂後將其流放,不料卻病死於途中。文帝得知劉長的死訊,極為自責與傷心,飲食不入,袁盎於是舉了三項文帝值得稱頌的事跡以寬慰之。其中之一為事母至孝:有一次,母親薄太后身患重病,而且病了三年之久。在此期間,文帝絲毫不敢怠慢,「不交睫,不解衣」地照顧侍候,煎好的湯藥也一定先親自嚐過才拿給母親服用。袁盎以為文帝雖貴為王者之尊,然其孝行卻勝過以孝聞名的曾參,更顯得難能可貴

民不聊生

音讀 注音 ㄇㄧㄣˊ ㄅㄨˋ ㄌㄧㄠˊ ㄕㄥ 漢語拼音 mín bù liáo shēng 釋義 聊生,賴以維生。「民不聊生」指人民無法生活下去。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。#語本《戰國策.秦策四》。△「生靈塗炭」 典源 #《戰國策.秦策四》1> 楚人有黃歇者,游學博聞,襄王以為辯,故使於秦。說昭王曰:「天下莫強於秦、楚,今聞大王欲伐楚,此猶兩虎相鬥而駑犬受其弊,不如善楚。臣請言其說。……今王中道而信韓、魏之善王也,此正吳信越也。臣聞,敵不可易,時不可失。臣恐韓、魏之卑辭慮患,而實欺大國也。此何也?王既無重世之德於韓、魏,而有累世之怨矣。韓、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,百世矣。本國殘,社稷2>壞,宗廟隳3>,刳腹折頤4>,首身分離,暴5>骨草澤,頭顱僵仆6>,相望於境;父子老弱係7>虜,相隨於路;鬼神狐祥無所食,百姓不聊生,族類離散,流亡為臣妾,滿海內矣。韓、魏之不亡,秦社稷之憂也。今王之攻楚,不亦失乎!是王攻楚之日,則惡出兵?王將藉路於仇讎之韓、魏乎! 〔注解〕 (1) 典故或見於《史記.卷八九.張耳陳餘列傳》。 (2) 社稷:本指土神和穀神,後以代稱國家。 (3) 隳:音ㄏㄨㄟ,毀壞、損毀。 (4) 刳腹折頤:肚子被剖開,下巴被折斷,形容傷亡慘烈。刳,音ㄎㄨ,剖開。頤,下巴。 (5) 暴:音ㄆㄨˋ,同「曝」,晒。 (6) 僵仆:音ㄐ|ㄤ ㄆㄨ,倒下。 (7) 係:綑綁。 〔參考資料〕  《史記.卷八九.張耳陳餘列傳》 秦為亂政虐刑以殘賊天下,數十年矣。北有長城之役,南有五嶺之戍,外內騷動,百姓罷敝,頭會箕斂,以供軍費,財匱力盡,民不聊生。重之以苛法峻刑,使天下父子不相安。另可參考:《史記.卷七八.春申君列傳》 典故說明 據《戰國策.秦策四》載:戰國楚頃襄王二十年,秦昭王派將軍白起攻打楚國,結果楚王被迫遷都陳城,國力由盛轉衰。後來秦國再次想要出兵攻打楚國,頃襄王知道這個消息後,就派春申君黃歇出使秦國,企圖說服秦昭王不要攻打楚國。黃歇到秦國後,為秦昭王分析當前的情勢說:「今日大王信任韓、魏對秦國是友善的,當心像當年吳王一樣,因為相信越王是真心臣服,所以放心地出兵攻打齊國,沒想到卻在得勝回國時,越王反叛將他擒住。還有,韓、魏歷經幾世爭戰,父老兄弟死在秦人

毛遂自薦

音讀 注音 ㄇㄠˊ ㄙㄨㄟˋ ㄗˋ ㄐㄧㄢˋ 漢語拼音 máo suì zì jiàn 釋義 戰國時,平原君之門下食客毛遂自薦跟隨前往楚國遊說。典出《史記.卷七六.平原君虞卿列傳.平原君》。後用「毛遂自薦」比喻自告奮勇,自我推薦。△「自告奮勇」、「脫穎而出」 典源 《史記.卷七六.平原君虞卿列傳.平原君》 秦之圍邯鄲,趙使平原君求救,合從於楚,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。平原君曰:「使文能取勝,則善矣。文不能取勝,則歃血於華屋之下,必得定從而還。士不外索,取於食客門下足矣。」得十九人,餘無可取者,無以滿二十人。門下有毛遂1>者,前,自贊於平原君2>曰:「遂聞君將合從3>於楚4>,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,不外索。今少一人,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。」平原君曰:「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?」毛遂曰:「三年於此矣。」平原君曰:「夫賢士之處世也,譬若錐之處囊中,其末立見。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,左右未有所稱誦,勝未有所聞,是先生無所有也。先生不能。先生留!」毛遂曰:「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。使遂蚤5>得處囊中,乃穎脫而出6>,非特其末見而已。」平原君竟與毛遂偕。 〔注解〕 (1) 毛遂:戰國時趙國人,生卒年不詳。為平原君門下食客,初無表現,後自薦隨平原君至楚,與楚王定約立功。 (2) 平原君:趙勝(?∼西元前351),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。封於平原,故稱為平原君。喜賓客,食客多至數千人,為戰國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,亦為趙之名相。 (3) 合從:戰國時蘇秦倡導聯合楚、齊、燕、韓、趙、魏六國,共同抵抗秦國的政策。因六國地處南北,故名「合從」。從,音ㄗㄨㄥ。 (4) 楚:國名。周成王封熊繹於楚,春秋時稱王,為戰國七雄之一。領有今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及河南南部,後為秦所滅。 (5) 蚤:通「早」。 (6) 穎脫而出:錐處囊中,尖端必冒脫而出。比喻顯露才能而超越眾人。見「脫穎而出」。 典故說明 據《史記.卷七六.平原君虞卿列傳.平原君》載,戰國時,秦國出兵攻打趙國,包圍了趙都邯鄲,情況十分危急,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國,請求援救。平原君打算在其門下食客挑選出二十個文武人才一同前往,但只選出十九個,剩下的都不符合條件。這時,有一個名叫毛遂的人,主動向平原君自我推薦,請求加入前往